别乱扫!加拿大惊现二维码钓鱼骗局!街边停车场、奢侈品包里,全都扫不得!

据温房网综合报道:近日,加拿大各地陆续出现一种新型骗局,被称为“二维码钓鱼”(Quishing)。这类诈骗通过伪造二维码,引导用户进入钓鱼网站,从而实施网络欺诈。

自疫情以来,加拿大二维码的使用量呈爆炸式增长。无论是扫码点餐、注册登记,还是线上支付、广告营销,几乎每一个生活场景中都能见到那一张张黑白相间的小方块。

4g9v4

4tysd

然而,可怕的是,二维码火了,骗子也盯上了。

什么是二维码钓鱼?

二维码的全称是“Quick Response Code”,是一种可以被智能手机等数字设备通过摄像头扫描识别的条码。它通常用于储存链接、文本等信息,方便用户快速访问相关内容。

根据2024年市场研究机构Allied Market Research发布的报告指出,二维码最广泛的用途之一就是移动支付。预计到2030年,全球二维码支付市场规模将达到$350.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6.1%。

而所谓“二维码钓鱼”,是二维码与“Phishing”(网络钓鱼)的结合体。诈骗分子通过伪造与正规二维码极为相似的图像,常以停车缴费、退税申请、优惠领取等常见生活场景为伪装,诱导用户扫码。

一旦用户扫码并进入钓鱼网站,很有可能被引导输入银行账户、社会保险号码(Sin)、信用卡信息等敏感数据,甚至被迫下载恶意软件,导致隐私泄露或资金损失。

ve8uy

加拿大已有多人被“扫码”骗了

加拿大多地相继出现二维码诈骗案件。

就在本周,蒙特利尔负责停车系统的官方机构发布警告,他们在街头的停车牌上发现了伪造的二维码。

lltck

这些二维码链接的网站看似正常,但一旦设定付款,系统就会自动从你的银行卡中多扣费用。

有华人网友就因此中招,被先后扣了高达$110元的“天价停车费”。所幸的是,该网友当时并未输入信用卡信息,从而避免了后续更大的财务损失。

vf4p7

去年8月,阿省红鹿市的皇家骑警也曾表示,近期他们也发现一些二维码在被扫描后,会将用户引导至含有恶意软件的网站,骗子的套路都大差不差。

xipoc

此外,警方还举了一个案例,有人甚至收到了一份自己从没订购的奢侈品包裹,打开包裹后,发现里面附有一张纸条,要求他们扫描一个二维码。

不明所以的用户出于好奇扫码,但一旦扫码成功,自己的一些信息也就随之立即被盗。

3rs31

好在,目前加拿大境内的相关案件还不算多,截至2024年,加拿大反诈骗中心(CAFC)接获了10起与二维码钓鱼相关的举报。

但网络安全专家依旧认为,随着二维码被广泛使用,相关诈骗案件可能会在未来快速增长,大家都要多留个心眼。

二维码为何成了钓鱼诈骗的“新宠”?

二维码诈骗之所以具有高度欺骗性,很大程度上在于它的“伪装性”。

美国网络安全专家汤姆·阿诺德(Tom Arnold)指出:“二维码的使用已经太过普遍,大多数用户在扫码时几乎不会注意跳转到的具体地址。”这也正是骗子们的得手的关键。

加拿大反诈骗中心(CAFC)也发出警告称,二维码如今已成为诈骗分子隐藏钓鱼链接的“理想工具”。

他们往往冒充服务商、政府机构或金融机构,以二维码为媒介,诱导用户泄露个人信息或直接实施诈骗。

nitre

CAFC特别提醒用户:二维码本质上就是一种“可视化的跳转链接”,与传统钓鱼网站的原理一致,只是形式更隐蔽、更具迷惑性。

哪些二维码扫不得?

别被看似无害的黑白方块迷惑,二维码中往往藏着你无法预见的风险。扫码之前,务必要警惕以下几点:

    • 那种一看就很着急、催你立刻扫码的,多半是骗你的

    • 不要轻易相信“贴在路边”的孤立二维码

    • 谨慎对待陌生短信或邮件中的二维码

    • 扫完码,手机一般会弹出网址链接,不要立刻点进网站

    • 要你输入:银行账号、信用卡信息、SIN 码、驾照号码、医保卡号,大部分都是假的!

如果扫了码后,才发现异常:

    • 立即关闭页面

    • 断开 Wi-Fi、关闭数据

    • 用手机杀毒软件(如 Norton、McAfee、Avast)全面扫描设备

    • 更改重要账号密码(银行、邮箱、社交平台)

面对陌生二维码,务必“三思而后扫”,避免落入骗局的陷阱。信息时代,安全意识就是最好的防护网。

来源:温房网综合CBC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章的目的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以服务于社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已在文章结尾注明出处,如有标注错误或其他问题请发邮件到18cacom@gmail.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