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温房网综合Vancouver Sun报道,温西Kerrisdale刚建成的精品公寓项目Chloé,在完工不久后意外陷入破产接管程序,成为大温罕见的“完工即破产”案例。
Chloé是一栋四层精品公寓,坐落于温西Kerrisdale社区,靠近West 47大道,与Arbutus Greenway相邻。
开发商曾将该项目定位为一栋豪华公寓,称其设计“灵感源自世界知名的巴黎时尚品牌”,并力求呈现“巴黎女性的聪慧与优雅气质”。
外观上和当初的宣传也很相符,外墙颜色柔和,设计优雅,大大的落地窗配着细长的阳台。
完工楼盘遭接管,低价抛售现房
开发商的蓝图很美好,但现实却很骨感。现在,这个楼盘的开发商正陷入法院的破产接管程序。
如今市场不景气,被接管的楼盘不少,但像这样的情况仍属罕见。
这栋楼并不是还停留在早期阶段的项目——只有设计图和一块刚挖好的地,也不是因为成本飙升、资金扛不住才被迫卖掉的情况。
这栋楼包含46套住宅和11个商铺,早在一年前就已基本完工,目前仅剩下少量收尾工程和维护工作即可交付使用。
温哥华房地产经纪人Suraj Rai也对此评论:“这种情况确实很特殊,因为项目已经基本完工。”
根据该项目官网的信息,此楼盘的开发商虽说是总部位于温哥华的Matchpoint Development,但法院文件显示,背后的开发商名为Lightstone Development。
这也不是“货不对板”,根据BC省公司注册处的记录也有表明,Matchpoint Development Ltd.是在2019年2月将其法定公司名称更改为Lightstone Holdings Ltd.,实则还是一个公司。
法院文件和BC Assessment的记录还表明,该物业曾由Lightstone通过 1076255 BC Ltd.实际持有,之后才被细分为57个独立的分契产权单位。
目前,开发商拖欠的担保债务已超过$9000万元。
该接管程序即将计入下一阶段。接管方已于7月提交了新的法庭文件,并定于8月中旬举行听证会。
目前,MLS上有一套Chloé公寓挂牌在售,标价为$138.8万元(约合每平方英尺$1500元)。
Rai对此表示:“目前的挂牌价,远低于几年前31位预售买家签约时达成的均价——当时的价格是每平方英尺$2100元。”
根据BC Assessment今年的最新评估,这套公寓在2025年的官方估价为$181.4万元。
并且,部分预售买家未能履行合约,接管方也正申请法院解除其原先的购房合同。总的来说,接管方计划向法院申请将开发商剩余的24套公寓和11间商铺打包出售。
如果法院批准,这批房源集中入市,很可能会进一步压低房价。不过Rai也表示:”如果价格降到足够低,反而可能吸引更多新买家来抄底。”
买家血本无归
法院文件还显示,该项目开发商Lightstone Development公司,是由Xiao Song Zheng、Xiao Li和Ying Zheng Yu共同持有。这其中Xiao Song Zheng又名Vicky Zheng,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
接管方报告披露,部分在2021年签约的预售购房者如今面临钱房两空的困境。
为了优先挑选心仪户型,一组买家在交易过程中绕过了法律规定的信托账户监管,不仅没有聘请律师审核合同文件,还将本应存入信托账户的定金直接支付给了开发商。
其中一组购房者先后向开发商负责人Zheng支付了两笔款项,总计高达$88万元。
而如今项目烂尾,这些违规操作的购房者虽然已将开发商告上法庭,但他们的索赔被列为无担保债权,在清偿顺序上排在银行和其他有担保债权人之后,很可能一分钱都拿不回来。
究竟为何破产?
好好的项目,怎么说黄就黄?其实,根据深入调查后发现,该项目的破产绝非偶然。
是开发商Lightstone Development采取了一系列令人咋舌的高风险财务操作。
2022年10月,开发商从主要债权人Peterson投资集团获得了一笔高达$1850万加元的次级抵押贷款。
这笔贷款采用浮动利率机制,年息高达10%或基准利率加7.55%(以较高者为准),本应用于填补项目资金缺口。
然而截至2024年2月,项目累计担保债务达$7730万元,另涉及8项额外抵押登记,每日仅利息支出就超$1.5万元。
并且,开发商还涉嫌”阴阳合同”操作。
Peterson投资集团在法庭文件中揭露,开发商一方面将已经售出的房产低价转手,另一方面却要求购房者将款项直接打入开发商账户,完全规避监管账户的要求。
此外,开发商还涉嫌将同一处房产多次抵押给不同债权人。这些违规操作如今随之曝光,项目也早已陷入了”拆东墙补西墙”的恶性循环。
目前,所有证据都已被接管方整理提交法院,等待最终的司法裁决。
来源:温房网综合Vancouver Sun, BC Assessment, STORE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