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温房网综合环球邮报报道:在加拿大,许多人被房地产投资吸引,希望通过租金获取被动收入,认为这是轻松赚钱的途径。
然而,一旦真正成为房东,他们很快发现现实远非想象中简单。签完房贷只是开始,紧接着便要面对保险、维护、物业费等接连不断的支出。
那么,为什么有些人能凭借房产轻松获利、甚至拥有多套房产,而另一些人却连维持一套房的收支平衡都困难?答案在于:专业房地产投资者与业余房东的思维方式截然不同。

1%法则
专业投资者在选择房产时极为审慎。业余买家往往被外观特征吸引,如花岗岩台面、开放式厨房等;而专业投资者则依据具体的财务标准进行评估。
其中一个标准,就是“1%法则”。它的含义是:房产的预期月租金总额应至少达到其总房价的1%。
举例来说,如果一套房价为$20万元,月租至少要达到$2000元;如果房价为$30万元,月租至少应有$3000元,以此类推。

为什么要这样计算?
专业投资者关注的是初始投资何时回本。该法则确保在不计算其他成本的情况下,房产能在100个月(约8.33年)内收回购房价。
因此,“1%法则”被视为进一步考察房产前的最低门槛。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多伦多、温哥华这类高房价城市,大多数投资型房产并不符合条件。
以多伦多为例:一居室平均租金约为$2500元,按此法则,投资者只应考虑售价不超过$25万的房产——但问题是,你上一次见到多伦多售价$25万的房产是什么时候?
资本化率(Cap rate)
接下来,专业投资者会计算房产的资本化率。资本化率是一种用于计算投资者净利润占购入价格比例的公式。
计算方式为:资本化率 = 年度净营运收益 / 购房价格
这里的“净营运收入”指租金收入扣除所有持有成本(如地税、保险、维护费、物业费等)后的余额——这也正是许多业余房东容易低估的部分。
举个例子:假设投资者在多伦多以$50万元买下一套一居室,希望以每月$2500元出租。这项投资的资本化率是多少?
要算出这个数字,就要先扣除所有预期的持有成本(以下为每月支出):
-
- 空置率:房子并非每个月都能租出去。假设空置率为5%,则为$125元(2500×5%);
- 地税:根据多伦多市的税务计算器,约为$315元;
- 保险:根据Ratehub.ca报价,约为$100元;
- 物业管理费:物业经理通常收取租金的10%,约$250元(2500×10%);
- 公寓管理费:多伦多平均每平方英尺在0.5至1加元之间,以700平方英尺的房为例,约$700元;
- 维护费:专业投资者通常按房价的1%/年计算,即$417元(50万×1%÷12)。
月净收益:$2500 – ($125+$315+$100+$250+$700+$417) = $593元
年净收益:$593 × 12 = $7117元
资本化率:$7117 ÷ $500,000 = 1.42%
这一回报率甚至低于当前银行储蓄账户的收益水平,属于典型的低效投资。
不要过度杠杆
您可能已经注意到,在上述所有计算中,并从未提及房贷——这不是偶然。
专业投资者确实会运用杠杆(即贷款)来提升回报,但他们绝不会依赖贷款来“美化”投资回报的账面数字。
他们的核心原则是:如果一处房产在全款购买的情况下都不具备投资价值,那么它根本就不值得持有。
知名房地产投资博客AffordAnything.com的创始人Paula Pant曾一针见血地说过:“市场上存在有经验的投资者,也存在过度使用杠杆的投资者,但你绝不会看到一个经验丰富却又过度杠杆化的投资者。”
其逻辑很简单:过度负债的投资者终将被市场清洗。而当他们被迫离场时,那些严守纪律的专业投资者便会入场,以大幅折扣收购他们的法拍房产。
房地产投资领域常被包装成“轻松致富”的天堂,但现实却是一片鲨鱼与猎物共存的海洋——前者是深谙规则的专业玩家,后者则是一知半解的业余房东。
必须清醒认识到:房地产投资本身就是一份全职工作。若想成为市场中的“鲨鱼”,你必须深入了解你的市场,并在每一次出手前做好充分准备。否则,等待你的结局,很可能就是成为被捕食的一方。
来源:温房网综合theglobeand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