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邮报》报道,Andrew今年68岁,居住在多伦多郊区。他来自一个有 9 个兄弟姐妹的大家庭(全都健在)。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一个成年的女儿和一个孙子。
在成为教师之前,他曾做了 20 年自由职业体育教练,后来转行教书,又坚持了 20 年。两年前,Andrew 拿着一份中等规模的养老金,加上加拿大养老金计划(CPP)和老人保障金(OAS),正式退休。而他可以在66岁退休,其中还一个因素是继承了一笔来自父母的遗产。
Andrew 的母亲在 10 年前去世,父亲 5 年前离世,留下的家产平分给 9 个子女。他家平时并不谈论金钱问题,他也不知道父母是不是“有钱人”。
他说:“从小到大,我们并不了解父亲的经济状况,也没有意识到他是富裕还是拮据。”
孩子们除了食宿和教育由父母负责,其他花销从小都需要自己打工赚取,例如送报纸、铲雪、照看小孩等,来支付生活费用。
事实证明,父亲的“隐形财富”策略非常成功:即便是一个单收入、养育 9 个孩子的家庭,他依然累积了相当可观的资产。
在父亲离世后,每个子女都分到 15 万加元。作为排行老三的 Andrew 感慨道:“我真的非常感激。”由于分配公平、预期合理,没有人有怨言,Andrew 笑称:“没什么好抱怨的,这真是一个遗产奇迹!”
虽然 Andrew 并不知道其他兄弟姐妹具体如何安排,但他说:“我们绝不会随便乱花,这不是我们的成长方式。我相信大家都把钱妥善存起来,为将来做准备。”
除了他和最小的两个弟弟妹妹,其他人都早已退休。虽然 Andrew 喜欢教师工作,但他最终决定用这笔钱,让自己彻底告别职场。
他说,“我妻子早我五年退休,而我也已经准备好加入她的生活。”
Andrew 的第一步是把免税储蓄账户(TFSA)补满。“我这样做的唯一原因,是不想在 72 岁之前被迫开设注册退休收入基金(RRIF)。”
在自由职业阶段,他已经尽力最大化 TFSA 存款,并持续缴纳 RRSP(注册退休储蓄计划)。他说:“我总是尽可能多存。”
按规定,加拿大人必须在 71 岁年底前把 RRSP 转为 RRIF,许多人会更早(如 55 岁时)转换,因为需要资金提前退休。
多亏父母的遗产,Andrew 可以在 66 岁退休,却不用动用 RRSP 直到 72 岁,只要他量入为出。他说:“我可以买想要的东西,只要合理,不过我其实不太爱购物。”他上一次“非必要的挥霍”是一台高端高压清洗机。
凭借养老金、CPP、OAS、遗产,以及从 TFSA 提取的小额月度补贴,Andrew 形容自己“生活完全舒适,但绝不过分奢侈”。
他的日常支出几乎没变化,而这笔 15 万加元虽然值得感恩,却“并没有真正改变我的生活”。对 Andrew 来说,这正是最好的结果。
尽管 Andrew 简单咨询了税务会计师,但并没有寻求更多的理财意见。他说:“如果把我的计划告诉朋友,有些人可能会觉得我懒惰或者投机,但我完全不是这样看的。”因此,他把策略只告诉了妻子,如今也与读者分享。
“我只是觉得这是一个舒适且极低风险的计划。”Andrew 坦然表示,他清楚自己不会永远活着,但希望在有限的岁月里活得最好,尤其是不用为钱发愁。
对他而言,15 万加元买到的是一种安心感:“我喜欢认为自己是用遗产,让舒适区更舒服安心了一点。”
来源:超级生活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