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温房网综合报道:加拿大海外买家购房禁令,影响最大的毫无疑问是大型开发商、建商。在本地公寓买卖还算活跃的时候,开发商尚能维持经营,但当前公寓市场的困境已是有目共睹。
于是,开发商们终于坐不住了。近日,25家开发商联合发布了一封名为《BC省房地产、建筑业的危机与振兴》的公开信,收件人包括加拿大总理卡尼、住房部长罗品信、BC省长尹大卫、前BC住房厅厅长卡隆。
这封长达三页的信函,多次提到了联邦政府的海外买家禁令,禁令从2023年1月1日生效至今已经超过两年半,引发了行业的震荡与混乱。
BC省房屋开工量暴跌
尽管联邦政府在2023年3月27日对海外买家禁令进行了修订,给出了一些豁免条件,但自那时起,加拿大各地的地产市场还是出现显著下行,BC省尤甚。
2024年3月到2025年3月,BC省住房开工量暴跌50%,公寓开工量即使有政府扶持仍下滑22%。
大量开发项目被迫搁置,破产项目名单不断拉长。
销售量更是不忍直视,2022年到2025年第一季度,多伦多公寓销售量暴跌75%,温哥华下跌37%,整个公寓市场崩盘论甚嚣尘上。
开发商们在信中警告:“如果趋势持续下去,将对长期住房供应、就业、经济稳定构成严重风险,许多地产公司已经面临缩减业务、裁员的艰难抉择。”
对于预售项目,开发商通常需要售出60%-80%的单元才能获得建设融资,而贷款机构提供的融资期限往往仅有12个月,即便是大型项目最长也不过18个月。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很多开发商根本无法实现这一目标,项目只能半途而废。
海外买家禁令是否得不偿失?
加拿大联邦政府、包括BC省府不止一次提到禁止海外买家购房,能够打压住房投资、控制房价、让刚需购房者能负担得起房。
但在开发商们看来,这注定弊大于利。
在多伦多、温哥华等大城市,近年来一些新的公寓项目的三成、甚至半数购房者为投资者,其中有一定比例的海外投资者,正是他们的出手,才能保证项目的顺利建设。
如果没有这些海外投资者,项目直接“胎死腹中”,那刚需买家又如何能顺利买到这些项目的房屋?这显然是一个两败俱伤的政策。
在信函中开发商们还表示:即便严格如澳大利亚,也没有直接禁止海外买家购房,而只是“战略性限制”。
比如,不让海外买家购买二手房,但可以购买楼花和新建成的房屋,从而又确保了建筑行业持续获得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
信函结尾,开发商们更提出了具体诉求:“我们的诉求非常明确,就是要让联邦政府修改海外买家禁令,比如按照澳大利亚模式,或者专门针对BC省修改,因为这是拯救BC省新建房萧条的方法。”
参与签署信函的开发商,不乏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行业领军企业:Westbank、Beedie、Intracorp、Polygon、Wesbild、Amacon。
BC省长回应:禁令不会改
对于这份联名上书,最先回应的是BC省省长尹大卫,他的态度非常明确:我们不会接受这种建议,海外买家禁令没有回头路。
尹大卫承认BC省地产建筑业正在面临困境,但“我们不会按照以前的思路去做,我们不会利用外国资金、投机资金来建造无法养活家庭的500平方英尺小户型。”
至于一些项目的破产,尹大卫直指核心“这是项目自身定位失误,比如定价过于昂贵,和市场所能承受的程度脱节。”
尹大卫重申立场:“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要改变现有政策,我也很难理解。海外买家涌入温哥华,只会让市中心一栋又一栋的公寓楼控制,对解决住房危机于事无补。”
在这番表态中,尹大卫显然是以温哥华曾经经历的事为“把柄”,表明了拒绝海外买家进入市场的态度。
到目前为止,总理卡尼和住房部长罗品信还没有公开表态。
有分析师认为,此前联邦政府提出的$100万元以下新房免交GST,其实已经在为多伦多、温哥华、卡尔加里等地的公寓市场考虑,没理由短期内再修改海外买家禁令。
海外买家禁令,只有象征意义?
还有一种声音认为,海外买家禁令既不会影响房屋销售、不会影响房价涨跌,也不会影响开发商的开工,因为在禁令实施之前,海外买家持有的房屋比例本就很低。
即便是海外买家相对最多的安省和BC省,2021年非居民持有的房屋比例也只有2.8%和4.5%,年成交量中受影响的比例只有2%左右。
如此低的比例,如何能让开发商叫苦不迭、如何能让加拿大房地产市场动荡不安?
从政府角度,这个政策恐怕只有政治象征意义,而从开发商角度,也有可能是小题大做、故意去诉苦,实则该政策不温不火、没什么杀伤力。
开发商们的斗争显然还会持续,至于收效,恐怕谁也不敢抱太大期望……
来源:温房网综合C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