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Global News报道:哪怕不关注地产市场的人,只要经常出门走走、开开车,都会发现很多正在建设的新公寓。从联邦层面到各省、各城市,都在加快高密度住宅的建设,目的是提供更多住房,尤其是公寓,因为相对最容易负担。
那么,首次购房者的前景是否会有明显改善?毕竟可选的公寓看似在增加。然而专家却警告说:这些公寓的竞争会非常激烈,因为价格的缓和,意味着投资者们“蠢蠢欲动”。
投资者,瞄上了第二套、第三套房
多伦多房地产经纪人John Pasalis表示:“最近的销售趋势已经表明,购买新公寓的投资者人数正在超过首次购房者、自住者。”
“很多投资者,都是正在寻找第二套、第三套甚至第四套住房的富裕人士,他们是我们非常常见的客户,基本都是以小投资者为主,比如夫妻。”
“自从利率趋稳以来,公寓投资者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自住者”,John Pasalis指出。这个现象引发了业界的担忧。
比如,BMO资本市场高级经济学家Robert Kavcic在接受《环球新闻》采访时就坦言:“某些市场的三分之一以上新房被投资者购入,真正希望进入房地产市场的人,原本能有丰富的房源选择,却发现还是要面临激烈竞争。不仅是因为房源变少,还因为投资者并不太在意价格,让自住者难以用满意的价格买到房屋。”
去年加拿大有30%的房屋是投资者购买
谁说投资者在利率飙升期就偃旗息鼓了?TD银行最近的一份报告,揭示了让人惊讶的真相:2023年,加拿大所有售出房屋中,居然有30%是投资者购买。
在2020年,售出房屋中只有20%是投资者购买,因此短短3年多时间,投资者的购房份额猛涨了50%左右。
Pasalis坦言:“这个比例太高了,对房地产市场、对首次购房者、对加拿大经济产生了太多不利影响。”
“真正可用于自住的房源打了7折,让房价哪怕在高利率时代也能被推高,加剧了财富的不平等。” Kavcic则表示,“这也会影响租房市场,减少可租赁房屋的数量。”
“尽管大机构、大公司投资在高利率时代已经明显放缓,但数以万计的个人投资者、小投资者却迎难而上,抢占各地的房源”,Kavcic认为,该趋势如果持续,哪怕加快建设更多的房子,也无法缓解住房危机。
Kavcic表示,唯一还值得欣慰的,是专门用来租赁的建筑建设进展还不错,联邦政府还对其实施了GST退税等措施,六大城市的专门租赁公寓建设数量在2023年都创下了新高,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住房短缺。
住房存量,逐渐转化为“金融资产”
Pasalis认为,投资者的疯狂买房行为,让各级政府苦苦期待的“住房存量”,逐渐转化为“金融资产”,使得住房更加难负担。
在他看来,各级政府应该采取措施,不光是限制比例低的可怜的海外投资者,更应该适度限制本地投资者,比如征收更多的税款,或者限制私人房地产信托的购房行为等等。
“第一步,你首先需要阻止一些人购买,哪怕看起来很不人性化,但投资者无论如何也不能是增长最快的买家份额,更不能超过首次购房者”,Pasalis表示。
“如果是投资为目的,首先要提高贷款申请资格、执行更严格的贷款压力措施,先让很多投资者知难而退”,Pasalis表示,“另外,土地转让税、资本利得税都应该提高。”
Kavcic的观点是:“要让投资者明白,他们的投资回报率并没有想象的大,媒体、机构也不应该去过分渲染加拿大公寓投资的优势,避免跟风投资的现象。”
但Kavcic也表示:“尽管首次购房者希望政府层面能阻止投资者,但说实话,只要不一刀切,投资行为就仍然会大量存在,无论利率高低、无论经济是否景气,都不会缺乏大量投资者的身影。”
投资者可以“试错”,首次购房者却有燃眉之急
如果不能晓之以理,是否能动之以情?
JPasalis和Kavcic,以及加拿大政策替代中心高级经济学家David Macdonald都表示:投资者可以“试错”,但首次购房者却有燃眉之急。
毫无疑问,绝大部分投资者比首次购房者更富有,当他们同时看中一套公寓时,首次购房者能成功拿下的机会更小。
更让人无奈的是,投资者拥有更多的杠杆,能有更多的贷款方式,比如房屋抵押贷款,能轻易获得大量资金去“砸”下一套房,而首次购房者只能用辛辛苦苦攒下的首付去竞争。
当投资者比例不断加大时,普通购房者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心仪的房屋不断涨价,发现自己离目标越来越远,而投资者却“笑纳”自己的第二、第三、第四套房……
现实确实是残酷的,但就像Kavcic所说,加拿大不可能对投资者一刀切,而再多的税收和限制措施,在真的有实力投资的人眼中都是不痛不痒的,他们的投资行为仍会持续,因为加拿大市场市场“机遇无限”。
来源:温房网综合Global News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章的目的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以服务于社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已在文章结尾注明出处,如有标注错误或其他问题请发邮件到18cacom@gmail.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