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加拿大地产周刊综合报道:是真没想到,人类用AI违法的日子这么快就到来了。近日,温哥华爆出这么一件事:华裔豪宅房主在上诉房产评估价的过程中,涉嫌用AI造假避税,结果被BC省财产评估上诉委员会抓包了!
这名房主名叫任富德(音译,Fu D. Ren),在温哥华Mount Pleasant有一套房产,评估价高达1908.2万加元。

这栋豪宅占地面积达18,312平方英尺,在2023至2024年间多次失火。
2024年8月9日,温哥华市政府下达强制拆除令,并于同年11月20日完成拆除,仅留地下停车场结构。
任富德主张,房产评估价应考虑火灾及拆除带来的损失。他向市府提交了五张逾期未付发票,总额约203万加元,包含拆除、安保与维护费用。
他认为,“受灾土地”的市值应计算为“净地价值减去修复费用”,并援引两起所谓的”省法院判决“称,“灾害清理费用应从评估价中全额扣除”。
经过一番折腾,他将评估基数下调了近100万,但委员会指出,他提交的上诉材料中引用了“根本不存在的法律裁决”,怀疑是由工智能帮忙造假。
然而,评估方在查验后发现,这些案例在加拿大法律信息学会或委员会官方网站上均不存在。

“这些引用极有可能源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内容,即AI凭空捏造的虚假信息。若属实,表明上诉人缺乏基本谨慎态度和事实核查责任。”
按照规定,所有上诉人如果要使用人工智能撰写文件,必须提前告知,并在发现材料有误时主动更正。但任富德都没有履行上述义务,“这明显违反准则。”
最终,委员会裁定将房产评估价从1908.2万降至1814.4万加元,但检察官布里德尔强调,业主提交虚假案例“导致评估方和委员会耗费额外时间核查事实”,因此正考虑要求任富德承担相关调查费用。
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舒立克法学院退休教授韦恩·麦凯(Wayne MacKay)指出,“一旦使用者提交了错误或捏造内容,其法律后果由个人承担——你不能把责任推给机器。”

事实上,温哥华之前就已经出现过类似案例了。
2024年,一名华裔律师在向法庭提交上诉材料时引用了不存在的判例,被司法委员会认定为“误用人工智能”,并受到罚款与职业纪律处分。
省律师协会发布最新指南,要求所有律师在提交文件时注明是否使用AI生成内容,并须“对生成内容的准确性负责”。
随着ChatGPT等生成式AI工具在加拿大各行各业被广泛使用,监管机构也开始正视风险。
省上诉委员会系统近期已修订行为守则,明确指出:“任何AI生成的材料必须标明来源,并由提交人核实真实性。若因AI错误导致虚假信息传播,责任由使用者承担。”
任富德虽成功让房产评估价减少约94万加元,但这起案例也为加拿大司法系统敲响警钟。
来源:加拿大地产周刊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