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温房网综合CBC报道,一名37岁的列治文华人女调酒师Alexandra Joie Chow,因替卧底警员洗钱近$50万元,目前正面临最高22个月监禁。
此案也成了自BC洗钱调查调查委员会(Cullen Commission)成立以来,第一个因纯洗钱而被判刑的人。

警察钓鱼执法,引鱼上钩
检察官David Hainey在庭上陈述了这起故事的经过。
2021年11月,警方最初锁定的目标是一名涉嫌洗钱、放高利贷和敲诈勒索的男子。
在持续的监视过程中,警方发现,该男子频繁出入Chow所在的一家列治文卡拉OK酒吧,并且男子每次离开时,都会提着一个沉甸甸的袋子,异常的举动立刻触发了警方的雷达。
为此,警方策划了一次“钓鱼执法行动”,原计划通过该男子取得现金贷款,从而掌握确凿的证据。但在行动过程中,卧底警员反而意外地与调酒师Chow建立了联系。
起初,Chow还劝告卧底“不要和那些人(高利贷者)牵扯”。
然而,不久之后,她自己却点头同意安排一笔以车辆作为抵押的现金贷款。
在贷款完成后,卧底进一步试探,提出需要将大量现金“洗白”。Chow同意协助,并提出可以通过公司账户将现金兑换为银行汇票,条件则是收取5%的佣金。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Chow一共协助完成了9笔洗钱交易,单笔金额最高达$7万元。她甚至还承诺,若交易金额超过$10万元,自己的佣金可以降低。
在与卧底的交谈中,Chow还透露出自己实际上只抽取1%,剩余的分给“提供账户的人”。
Chow强调这些人“背景干净可靠”,其中甚至包括一名银行工作人员。

警方突击搜查,黑钱豪车全部查封
警方眼看证据确凿,直接于2021年11月把Chow逮捕。并在两年后,检控部门正式批准对Chow提出多项指控,一项洗钱罪、两项持有犯罪所得、三项非法高利贷协议罪。
新闻稿中,警方还披露了对Chow以及一名49岁男子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两人涉及的非法活动金额共高达$82.8万加元。

警方表示,他们曾突击搜查列治文和本拿比的多处房产,查获了记录客户姓名和还款日期的账本、两张总额$5万元的银行汇票、四部手机、超过$1万元现金及三辆豪车。
虽然那名男子从未被正式起诉,但BC省民事没收办公室已经对Chow提起诉讼,要求没收她的一辆2008年款保时捷Cayman,认定该车属于犯罪所得。

检辩拉锯,进监狱还是社区服刑?
在量刑听证会上,检察官Hainey认为Chow对自己罪行的严重性缺乏足够认识。
而辩护律师Josh Oppal则辩称,Chow已经承担了责任。
尽管在量刑前的报告中,Chow称自己是被“被警方陷害”。但Oppal强调:“从某种意义上,Chow是在卧底行动的引诱下一步步陷入其中,而非主动策划犯罪。”

检方则反驳表示,这是BC省自三年前Cullen Commission结束以来,首个因“纯粹洗钱罪”被判刑的人,建议判处Chow18至22个月监禁。

辩护律师Oppal虽然没有反对刑期的长短,但主张让她在社区服刑,而不是坐牢。
Oppal强调,Chow没有犯罪前科。目前正在一家酒店担任副厨师,偶尔还会回到案发的卡拉OK酒吧帮忙,Chow是适合获得有条件刑法的候选人。
但检察官Hainey反对居家软禁的提议,并表示:洗钱是支撑地下犯罪经济的重要支撑。并且Chow也不是单纯的“跑腿角色”。
Hainey补充:“她明明知道对方是自称国际可卡因贩子的角色,却还提供专业的洗钱服务。本省在Cullen Commission上已经花了很多钱和时间调查洗钱的问题,洗钱的危害早有明确记载。如果现在只判个居家软禁,根本无法体现社会对这类犯罪的严厉谴责。”

在庭审最后,Chow亲自向法官发言,称自己之前并不了解洗钱对社区的危害。目前,法官表示将保留判决结果,预计将在11月宣布。
并且,Chow的父母也定居在列治文,至今依然对女儿正面临的指控毫不知情。
大温频发洗钱乱象
Chow的案件并不意外,毕竟,BC省洗钱乱象长期严重,尤其是在大温地区。
还记得此前,一名华裔男子陈某被指控利用地下钱庄Silver International将毒资“洗白”。
仅2015年,他就存入$530万元、取出$227万元,但对外申报的年收入只有$3.7万元。
与此同时,陈某和父母以现金购买超过$300万元的温哥华房产。
最终,在BC省民事没收办公室介入下,政府才没收了陈某一套价值$116万元的公寓,另一栋$215万元独立屋则仍由父母保留。

Silver International的洗钱规模每年更是高达$2亿元,其主谋朱某在2020年列治文遭枪杀,案件背后更牵涉赌场洗钱链条,也再次说明了大温洗钱问题的系统性与顽固性。
在BC省,赌场、房地产和地下钱庄一直是洗钱的主要通道。
典型操作模式就是:毒资等非法现金先通过地下钱庄或空壳公司流入赌场,再以“博彩收入”或“投资资金”的名义转入房地产和跨境投资,最终实现彻底洗白。
在国内,洗钱手段同样多见:黑金通常先交给地下钱庄,由他们在境外找人对应打款,让资金顺利“漂洋过海”;或者通过伪造合同、虚高发票,将黑钱包装成“外贸收入”;最后再把这些钱投入房地产、奢侈品或投资项目,看起来就像是合法所得。
面对严重的洗钱问题,BC省政府近年来采取了更强硬的措施。
比如,BC省正借助新推出的“不明财富令”打击洗钱。这项法律允许“举证责任倒置”,被告必须证明财产来源合法,否则将被没收。
来源:温房网综合CBC, VS, Richmond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