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温房网综合报道:长居海外的华人都清楚跨境转账的难度一直在提高,哪怕限额再次降低也不会太感到意外。
但近日,中国央行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的一份新文件却引发了广泛关注。简言之,就是要进一步预防、遏制洗钱和恐怖融资活动,哪怕是转小钱,也比之前要受到更多监管。
具体按照草案的内容来看,不管是银行还是从事汇款业务的机构,如果汇款人的单笔金额达到5000人民币、或者1000美元以上,都必须严格落实身份。
身份信息包括汇款人和收款人的姓名、账户、住址,如果汇款人并没有在该机构开户,还必须要登记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所有资料都要存档。
金额不到5000,就会没事吗?
草案中还写到,只要有一点的洗钱行为,都要追查,哪怕你只转了¥100元、¥10元、甚至¥1元。
第三方平台,也将被严格监管
这份《草案》的另一个重要变化无疑是“第三方汇款平台面临严格监管”,这些汇款机构必须承担和银行一样的义务,反洗钱、反恐怖融资。
如果你身份不明、有非法转账的行为,第三方汇款平台同样不会给你开账户,更不允许其他人代为转账。
就算一时侥幸过关,也不会万事大吉,因为根据新规,信息自业务关系结束后要至少保存10年!
在未来查到问题时,相关部门还是可以追根溯源。
总额度不变,但更有可能进行身份调查
跨境转账的额度依然维持在每年1万美元,但新规中还有一条:只要金额达到1万美元或者5万,哪怕不是现金,是理财产品、贵金属买卖、票据兑付等等,也要进行客户身份调查、留下证件复印件。
这是防止不法分子通过非现金途径来转移资产,试图蒙混过关。
看到这里其实大家能明白,普通人只要遵纪守法、诚实填写信息、配合调查,那么往境外转账的难度并没有提高,只是过程会稍微长一些。
金融安全一直都被全球各国关注,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将金融安全风险再次降低,自然也是合乎情理的。
限制转账的,反而是美国的新规
在美国的华人比在加拿大的华人多很多,而让它们头疼的,其实是美国特朗普政府的新规,也就是争议颇多的“大而美”法案。
法案规定:2026年1月1日开始,凡是向美国汇款,无论金额大小、形式,都需要缴纳1%的汇款税,除非是使用美国本地的银行账户转出,或者通过美国的信用卡消费。
这个举措目的是打击非法移民,促使很多非法移民自愿返乡,但其实更大的受害者是合法移民家庭,经济负担会大大增加。
让人哭笑不得的是,最初众议院提议的税率高达3.5%。
在汇款方面,加拿大政策一直比较温和
加拿大政府自始至终都没有对海外华人或者任何外国居民征收汇款税,或者进行汇款方面的限制,哪怕是大额汇款,最多只是在银行询问,或是设置3~5个工作日的冷却期。
不过,如果汇款金额超过1万加元,无论汇入还是汇出,加拿大的银行、汇款机构都需要向FINTRAC(金融情报机构)和CRA(加拿大税务局)汇报,这也是为了防洗钱、恐怖融资。
此外,如果汇款是出售资产所得、公司转账或者投资收益的话,有一定可能构成应税收入,但个人、家庭之间的,是完全不征税的。
汇款到加拿大,四种方式可供选择
如果你是加拿大新移民,并且还不太熟悉从中国汇款到加拿大的流程的话,以下四种方式可供选择,各有优劣:
最便捷的,其实是让国内亲人来加拿大时办当地的银行卡,先存款到里面,这样可以在任何地点操作网上直接转账,自己来的时候也方便使用;
最普遍的,是银行电汇(SWIFT)方式,这也最稳妥,在银行填写资料后汇出,缺点是有汇率差、手续费、且资料填写相对繁琐,但最有安全保障;
金额小、紧急汇款的话,适合使用国际知名的汇款公司,比如Western Union、MoneyGram,但缺点也是手续费高,以及上限低。
还有一种方式近年来比较流行,是线上的汇款平台,比如Remitly、WorldRemit、熊猫速汇等等,不过在新规下,监管会比以前更严格。
无论哪一种,其实都能解决汇款问题,另外就是要持续关注汇款相关政策,避免因为自己的疏忽而留下汇款“黑历史”。
来源:温房网综合央行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