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温房网综合报道:近日,一场家庭旅行差点酿成悲剧——安省亚裔女子在短租屋中亲历天花板突然坍塌,碎片就砸落在家人身边。
来自渥太华的Victoria Nguyen原本计划带年幼的儿子回Kitchener看望曾祖父母。为了方便家人一起入住,她在Airbnb上预订了一整套短租房屋。入住前,房东曾发短信告诉她,厨房天花板有点轻微的水渍,看上去“有点鼓起来”,并一再强调:“只是外观问题,没有任何安全隐患。”
Nguyen当时并未对天花板的问题太过在意,毕竟房东在短信中语气很轻松,而且照片上看起来只是天花板有一点轻微鼓起,房子整体还算整洁,加上临时换房太麻烦,便决定如期入住。
她的父亲和兄弟比她早一天抵达,随后她带着孩子也一同住了进去。
起初一切正常,但到了入住的第三天,突如其来的意外发生了。
Nguyen回忆道:“我正在喂孩子吃饭,我爸爸就在旁边走动”。突然,“砰”的一声巨响,我们吓傻了。
紧接着,厨房的天花板整块塌下来了。她说:“那块天花板就落在我爸爸旁边,差点就要砸到他了。如果我的儿子当时在地上爬,那后果根本不敢去想。”
天花板都塌了,Airbnb还不肯全退
出事后,Nguyen第一时间联系房东,但对方完全没回应,她只好转而联系Airbnb平台。
结果却更让她生气——平台初步处理的方式是只退还30%的房费,Airbnb的意思是你都快退房了,出事也在最后一天,所以只能退一部分钱。
Nguyen当时气的直接反问:“意思是,如果第一天天花板就塌了,你们就会退全款吗?”
她觉得Airbnb这种处理方式太离谱了,房子明明有安全问题,房东也早就知道了,可什么都没说,还照样租给别人,出事了却只想退点钱了事。
她不愿忍气吞声,决定把这事公开讲出来,让大家都了解短租的危害。
后来CTV News把她的经历报道了出来,舆论压力一来,Airbnb就有回应了。
不仅把房费全部退还给Nguyen,还把这个房源下架了,要求房东必须把天花板修好,并提供相关证明才能重新上线出租。
其实,短租房出现这样的问题,其实并不罕见。
律师事务所的创始人Stefan Juzkiw对此表示:“他们就是想从短期住客身上赚钱,很多时候房子有点毛病,他们也不会太在意,反正住客不会住太久。”
“如果房东或者Airbnb房主主动告诉你房子有问题,那你就更要留个心眼,最好自己认真查查。理想情况当然是找那些相对安全、靠谱的地方住。”
非法短租夺人命
其实,短租平台上的安全问题远不止这一例。
就在2023年3月16日,加拿大魁省蒙特利尔市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Airbnb悲剧。
事故地点是一栋位于老城区、三层高的公寓。
当时凌晨,这栋建筑突然起火,出动了五级消防。这栋楼有14套公寓,大部分其实都被当做Airbnb短租在运营,尽管当地法律根本不允许在这个区域搞短租。
住在楼里的长期租户说,房东为了赚钱,早就把原本租给本地人的房子一间间清出来,换成专门租给游客的短租房。
但这些房子不仅质量差,还严重不达标。整栋楼没有安全通道、火警系统也是坏的,连个逃生的窗户都没有。
一名18岁女生绝望地在没有窗户的房间里打911求救。
那一晚,一共有22人在楼里,最终造成7人死亡,9人受伤。
更过分的是,这栋楼的问题早就有人投诉。
旅客在Airbnb评论区说过房子不安全,还有人直接写信投诉,但Airbnb根本每当回事。
不但没处理,还让房东换个账号、重新挂牌,把差评全删了,继续赚黑心钱。
市政府也不是没管,从2008年到2019年,确实对房东开过不少罚单,但都是小钱,房东几天房租就能赚回来了,根本没在乎。
平台赚口碑,房东背风险
从外人的角度看,这些房东简直冷血。房子明明有安全隐患,却照样拿出来租,甚至在出了事之后还一言不发。
但如果换个角度,从房东的立场来看,其实很多Airbnb房东只是普通人。
有些人其实一开始也没打算认真搞短租,只是看到平台宣传赚钱快、别人都在做,就跟着试了一下,结果一来二去也就做下去了。
他们可能背着房贷,靠这套房的租金来维持日常开销,甚至撑起整个家庭的经济压力。
短租赚得比长租多,平台又不怎么查,真出事了也大多是能拖就拖、能糊弄就糊弄。这种侥幸心理一旦形成,房东就很难再主动整改。
天花板鼓了?平台不会上门查,房客也不一定在意。真塌下来,他们心里想的是:“运气不好,赔点钱就是了”。
他们不是不知道风险,而是在没人监管、没有硬性整改要求的现实下,习惯了拖着不管。
这不是为房东开脱,而是说明一个更大的问题:平台不查,监管不管,才让这些本该能避免的事故不断重演。
来源:温房网综合CTV News, Antipode, Northeast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