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globalnews报道:尽管加拿大央行最新发布的调查显示,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企业,都迫切希望在当前贸易战背景下获得更多财政宽松的支持,但多数经济学家仍不认为央行会在 7 月 30 日作出降息决定。
央行周一(7 月 21 日)公布了最新一期《商业前景调查》(Business Outlook Survey)及《消费者预期调查》,数据显示市场情绪仍然低迷,企业与消费者在不确定性中维持谨慎姿态。

企业信心略有回升,但整体情绪依然“压抑”
“尽管商业情绪仍处于低迷状态,但较 2025 年 3 月和 4 月的急剧下滑已有所改善。”加拿大央行在报告中表示。
数据显示,计划为潜在经济衰退做准备的企业比例已从 3 月底的 32% 下降至 6 月底的 28%。尽管略有好转,但依然高于 2024 年的水平,这反映出企业对持续不断的贸易紧张局势仍心存忧虑。
这份调查涵盖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主观点,为央行提供了衡量市场信心与未来预期的重要参考。
消费者信心不稳,大额支出纷纷被搁置
与企业类似,消费者对未来经济走势也显得格外不确定。央行指出:“比以往更多的消费者表示,目前的未来预期异常难以判断。面对不确定性,家庭选择减少开支、推迟重大消费计划,并增加储蓄。”
这种“观望型”消费态度,也让企业更难预测市场需求的发展趋势。
央行自 2025 年 3 月以来尚未再次调整利率,而面对这些不稳定的经济信号,是否会在 7 月 30 日再次采取行动,市场仍持观望态度。
关税重压下,企业承压不敢涨价,利润被严重压缩
面对由美国总统特朗普重新实施的关税政策,加拿大企业正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应对成本上升的挑战。
央行报告指出,尽管不少企业面临原材料及供应链价格上涨,但“为了维持市场份额,许多企业不得不吸收部分成本压力,压缩利润空间,而非将其转嫁给消费者。”
报告进一步解释说,由于客户对价格上涨非常敏感,大多数企业倾向于“以保市场为先”,即便意味着利润变薄、增长放缓。
蒙特利尔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道格·波特(Doug Porter)则直言:“现实是,企业无法长期压低利润。如果没有可观的回报率,就不会有未来的投资。”
他警告称,这种短期策略虽可缓解当下冲击,但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企业若不能在价格与成本之间找到新平衡,就可能被迫提高售价或寻找新的运营效率突破口。
企业如何自救?裁员仍是“最后手段”
在应对关税与不确定性的过程中,不少企业正在寻找替代方案,如削减非必要成本、转向非美供应链等。
而在是否裁员的问题上,多数企业表示:“裁员是最后手段。”
这表明,即便经济前景堪忧,加拿大企业仍努力维持现有的雇佣关系,以稳定生产与运营。
央行下一步会如何走?
尽管从调查结果来看,加拿大经济在信心层面仍承压明显,但鉴于企业与消费者尚未陷入全面恐慌状态,且当前利率已处于宽松区间,多数经济学家判断央行在 7 月 30 日不会急于再次降息。
不过,若贸易战持续发酵、市场需求进一步走弱,不排除央行在下半年再次启动货币宽松政策的可能。
来源:超级生活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