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ctvnews报道:地球似乎进入狂暴模式,这两天全球接连多地发生地震,2场7级以上的强烈地震袭来,夺走1700条鲜活的生命,灾难现场尸臭味弥漫,引发海啸预警!
身处“太平洋环火山地震带”的北美西岸也进入“震动模式”,2天连续地震3场!当地时间3月31日凌晨1点18分,汤加群岛突然发生7.3级地震,随后又发生8次余震!
震源深度仅为10公里, 属于典型的浅源地震,具有较强破坏力。
本次地震震中位于主岛汤加塔布东北方向约100公里处,距2022年造成重大损失的火山喷发地仅280公里。
地震发生后15分钟内,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即向震中300公里范围内的海岸线发布海啸预警,特别点名汤加全境、斐济东部和萨摩亚南部为重点防范区域!
突如其来的7级以上强震,瞬间就把这个岛国摧毁得遍地都是残垣断壁,狼藉一片。
当地震感强烈,许多居民从睡梦中惊醒,惊慌失措地逃命。
地震之后,汤加气象部门立刻就发布了海啸预警,让所有居民紧急向内陆或海拔更高地区转移避难。
“我们正在24小时监测海况变化。虽然目前海浪不大,但根据历史经验,后续可能会产生更大的海浪。”
与此同时,汤加政府已启动国家级应急响应机制,所有外岛都通过卫星通讯系统保持实时联络。
部分民众吓得立马带着避难行李,开着车就逃了。
当地潮位站已监测到32厘米的海平面异常波动,虽然尚未达到危险高度,但大家仍严阵以待。
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最初将这场地震的震级定为7.3级,后来改为7.1级,同时发出海啸警报:震中央300公里范围内海岸可能出现危险海浪!
众所周知,海啸的扩散能力十分恐怖,汤加地震,周边的新西兰北岛和澳大利亚东海岸都有瑟瑟发抖。
此次地震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新西兰第一时间派出海上巡逻机前往震区,澳大利亚应急管理部宣布启动”太平洋友邻支援”计划。
中国驻汤加大使馆也发布紧急提醒,建议在汤中国公民保持通讯畅通,并备足应急物资。
截至发稿时,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PTWC)发布的警报仍未解除,汤加全国仍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这是汤加近两年来遭遇的第二次重大自然灾害,2022年1月,洪阿哈阿帕伊岛海底火山剧烈喷发,引发世纪海啸,造成汤加全国通信中断两周,直接经济损失达GDP的18%。此次地震震中距离当年火山喷发位置较近,引发专家对地质活动加剧的担忧。
就在几天前,缅甸才刚发生过一场7.9级大地震,震源深度30公里,全国6个地区宣布紧急状态,大面积建筑倒塌,泰国、越南甚至云南都有明显震感。
缅甸这场地震是2025年至今全球最为严重的地震,地震发生仅12分钟后,立刻诱发6.9级余震。
截至目前为止,已经有约1700人在地震中丧命,随着搜救行动持续,死 伤人数恐怕还会进一步上升。
作为缅甸的第二大城市曼德勒也是其中一个主灾区,现在算是屋房瓦砾碎片。
这次强烈地震对众多古蹟造成严重破坏,其中包括著名旅游景点曼德勒皇宫、乌本桥和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认证的蒲甘。
军政府宣布,缅甸在4月1日中午12点51分02秒,为地震遇难者默哀一分钟,这是地震发生的时间。
本周也是哀悼周,一直到4月6日,缅甸全国降半旗致哀。
7.9级规模的地震,威力惊人,有专家估计此次地震破裂长度约500公里,地表破裂规模恐为“陆地走滑地震之最”,释放的能量量级“相当于约一千颗原子弹”!
统计显示,1900年以来,这个震中附近300公里范围内已发生7级以上地震10次,最大为1912年的8.0级地震。
除了缅甸和汤加,30和31日两天北美西海岸也接连发生3场地震,阿拉斯加3.2级和4.2级规模地震、嘉内华达州4级规模地震。
全球多地接连频繁地震,也让不少人开始担忧:地球是不是真的进入历史地震活跃周期?!
从历史规律上分析,地震活动本就具有”活跃-平静”交替的特征。
据统计,2025年至今全球共发生17次6级及以上地震,截至目前为止地震活动总体比往年要稍微低一些。
尽管从全球范围看地震活动并未显著增加,但仍要提防“高震级地震”的发生,特别日本、温哥华、旧金山这几个“大地震”发生频率极高的地区。
原本澳大利亚也不算地震高发地带,但2021年墨尔本地下发现盲断层后,维州发生地震的频率也变得高了起来。
这两天大地震连发,日本周一紧急公布了“南海海槽特大地震”的最新损失估算数据。
数据显示,一旦发生“南海海槽特大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可能超过292万亿日元,最多恐导致29.8万人死亡!
研究人员表示,以日本东海地区以西的太平洋沿岸为震源的巨大地震迄今为止反复发生,最后一次是在上世纪40年代中期。
日本气象厅和地震相关专家认为,自静冈县到南九州海域的南海海槽,在未来有发生特大地震的风险,他们正在持续关注。
地震这种一旦发生,动辄就伤亡惨重的天灾,难预测,也难预防,只能尽可能防灾,大家能做的就是熟知各种抗灾方式,特别是地震高发地带的居民。
希望这种恐怖天灾不要发生,所有人都能平平安安的。
来源:加新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