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温房网综合报道:近日,一位华人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自己在温哥华飞香港的国泰航班上的经历,没想到掀起了一阵热议。
据网友回忆,当时登机口前队伍井然有序,商务舱、特选经济舱和普通经济舱的乘客都在安静排队等候。然而,就在大家按惯例等待登机时,一群看似印度裔或南亚裔的乘客突然起身,推着轮椅、带着孩子,不慌不忙地走向登机通道。
只要家中有老人或孩童,整个家庭便一同享受优先登机待遇。
队伍中还夹杂着一些年轻人和中年人,他们神情自若地融入优先队伍,丝毫不见迟疑。这些人并非都是真正需要协助的老人或行动不便者,却接连不断地通过优先通道,仿佛手持“特权通行证”。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排队队伍中不少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年长旅客,始终安静守序地等待广播通知。
看这眼前的情形,这位网友不禁感慨:“照顾老弱妇孺本无可厚非,但当优先政策被滥用时,初衷就被扭曲了。”
当航班上近三分之一的乘客都声称需要特殊照顾时,“优先登机”这个便民措施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从网友拍摄的照片可见,画面中人数不多,实则因为大部分优先登机者早已提前登机。不少人也留言表示,这种现象在特定航线上屡见不鲜,几乎成为航空旅行中“公开的秘密”。

“特殊餐”吃得香,普通餐却等到凉
而机上的情况,则展现了另一番景象。
发餐时,机上大多数印度乘客似乎都提前预定了特殊餐食——无论是素食、清真餐还是无乳糖餐,种类繁多。空乘人员忙于逐一派送,态度热情、动作利落,服务显得格外周到。
而普通乘客的饭菜,却迟迟没有动静。
直到飞机飞行近一个小时后,经济舱的餐食才陆续送到其他人手上。那时,前面那片“特殊餐区域”的乘客早已吃饱喝足,甚至有人靠在椅背上小憩,享受着安静时光。
最离谱的是,部分人吃完饭后,直接把餐盘、饮料瓶往过道和应急出口一放,空乘也只是默默弯腰清理,没一句劝阻。

这一幕让人难免让人想起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国泰毛毯事件”,也是因为服务问题引发的风波。可这次好像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不是歧视乘客,而是有些乘客“享福”过头,把整个等级秩序都搅乱了。
现在的做法,让网友也有点看不明白——究竟是航司在经历舆论风波后变得过分谨慎、处处让步?还是其服务标准本就因乘客群体不同而有所区别?
评论区一边倒,全是骂声
评论区无一例外都是在吐槽印度人和航空公司的做法。
网友A表示:“国泰航空包容度极大,唯独不能好好对待中国人。”
这句话很直接,也道出不少人的心声——大家不是反对多元化,而是担心这种“过度照顾”是不是演变成了对中国乘客的不公平。
网友B吐槽:“就是国泰啊,现在国泰开始引入一大批印度空乘了,我今天就在飞机上看到了,以前从来没见过。”

这条评论一出,立刻引来很多共鸣,不少人也发现最近国泰航班上印度籍空乘越来越多。
网友C则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之前坐过国泰从香港飞温哥华,简直是噩梦。登机时全是推轮椅的乘客,飞机上几乎都是点特殊餐的。等发普通餐的时候,她都快饿晕了,结果轮到他们时主食已经没了。旁边那个女孩没点特殊餐,但有很多忌口,空乘花了十分钟解释每道菜的原料,最后又给她拿了泡面。”
从叙述来看,这类情况似乎已非偶发,而国泰也未见有效改进。普通乘客仿佛被默认为“最后用餐组”,权益被一再挤压。
网友D提到了登机时的“轮椅潮”:“印度人,一个个都坐轮椅提前登机。刚刚还活泼乱跳的,一上轮椅就变VIP。别说这是歧视问题,哪国人都一样,真有需要当然该帮,但装的就太过了。”

网友E爆料:“听说国泰还出过马桶堵塞的事情。”
网友F回复:“马桶堵塞算好的,我空姐朋友说还有直接拉在厕所门口,现在大家都不想排班飞印度的航线。”
其实,无论来自哪个国家、哪家航司,航空服务的核心都应是维护公平与秩序,而非纵容“会哭的孩子有糖吃”。
当服务资源被少数人通过不当方式挤占,沉默的大多数反而成为了被牺牲的一方。希望航空公司能够真正审视自身的服务逻辑,不要因惧怕批评就陷入“过度补偿”的误区,更不应持续忽视那些遵守规则、安静等待的乘客。
毕竟,真正的尊重,从来不是通过特权来体现,而是让每一个人都在同样的标准下,被平等、公正地对待。
来源:温房网综合小红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