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温房网综合City News报道:震惊加拿大华人圈的“水电公司华人员工涉嫌间谍案”审理再次推迟。原因是法院正在审议魁北克水电公司提出的一项信息保密动议。
此案最早可追溯至2022年11月。当时,一名前魁北克水电公司(Hydro-Québec)华人员工因涉嫌从事经济间谍活动被捕,并被控以四项罪名。
这位华人员工名叫Yuesheng Wang(音译王跃生),被捕时时年35岁。加拿大皇家骑警(RCMP)指控他在任职期间多次向中国泄露关键科研信息,涉嫌损害加拿大的经济与技术利益。
比如,王跃生在没有取得公司同意的情况下,曾与中国的大学合作发表论文、共同申请专利,从而侵犯了魁北克水电公司的知识产权。
据公开资料,王跃生在事发前已在Hydro-Québec工作近六年,主要从事电池材料研究。他拥有美国阿肯色大学博士后研究经历,是该领域的专业研究人员。
更早之前,2016年他曾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工作,从事新型电极材料的设计与开发,发表多篇论文并申请了9项专利。
他遭到了四项指控分别是:获取商业机密、未经授权使用计算机、欺诈获取商业机密以及违反公职人员诚信。
双方僵持三年,审判一再推迟
如今,距离案件曝光已近三年,但针对王跃生的审判仍因各种原因而陷入僵局。
最大的问题在于:魁北克水电公司(Hydro-Québec)向法院提出动议,要求阻止案件部分资料在公开法庭上披露。
由于这些资料涉及敏感技术信息,法庭与魁北克水电公司多次沟通仍难推进。
除了企业方面的保密顾虑外,当事人王跃生也始终拒绝认罪,坚持认为自己的行为“合法合规”,并未超越职务权限。
在案件僵持的过程中,针对王跃生的指控却在不断加码。到2024年4月,他被追加两项罪名:代表外国实体实施间谍行为,并且将其意图告知该实体,也就是中国。
王跃生也聘请了当地的著名律师Garry Martin为自己辩护,力争清白,案件由魁省法官Jean-Philippe Marcoux负责审理。
多个证据,让王跃生无罪可能性降低?
据CBC报道,该案近年持续被媒体跟踪,多项新披露的证据可能对王跃生产生不利影响。
比如,王跃生涉嫌申请参加中国的“千人计划”。检方认为该项目旨在吸引海外科研人员回国,可能导致加拿大本地技术被转移;
尤其是他从事的领域比较“敏感”:电动车电池技术。众所周知,电动车在中国的发展如火如荼,而北美在电池领域有所建树,存在较多机密信息。
但王跃生对此不止一次强调,他获取、传递的所有信息都有公开来源,并且王跃生的律师呼吁魁省水电公司公开他任职期间的全部7.8万封电子邮件,但是遭到拒绝。
“检察官没有这些文件,就无法获取全部的证据,无法知晓事情的来龙去脉”,王跃生的辩护律师Garry Martin表示,“我们一直在寻求获取,希望对方能配合。”
不止一位华裔专家,近年来遭加拿大指控
王跃生案件结果还没宣判,所以我们暂时无法为其定性。
但有一个事实让华人社会格外关注——过去十余年间,加拿大已有多位华裔专家因间谍或信息安全相关指控而陷入风波。
比如,2019年,两位在加拿大温尼伯顶级国家微生物实验室(NML)从事研究工作的华裔科学家邱香果博士、丈夫程克定和其学生,被加拿大安全人员强制带离实验室,当局称该举措是因为他们涉及到“政策违规行为”。
2021年,前加拿大太空总署(Canada Space Agency,CSA)华裔工程师郑万平(音译)因涉嫌违反公职人员诚信,被加拿大皇家骑警(RCMP)正式起诉。
2021年12月,另一名加拿大华籍工程师Qing Quetin Huang,被指控试图向中国泄露加拿大的国家机密,但最终该案件不了了之。
经济领域的“间谍罪”,判决并非从轻
大家可能会认为,就算包括王跃生在内的一些华裔科学家被定罪,但毕竟是涉及经济领域的间谍罪,应该不会像刑事案件那样重判吧?
然而,根据加拿大刑法、安全信息法,经济领域的间谍罪判决绝非从轻。
以王跃生为例,若被裁定罪名成立,最高刑期可达10年监禁;若法院认定其行为受到外国实体指示或属联合作案,刑期甚至可能延长至终身监禁。
即便情节不重,也往往会面临一年至数年不等的刑期。
不过这些被捕者都有申请保释的权利,但会附加严格条件,比如限制出境、电子监控、定期找警方报到等等。
到目前为止,暂时还没有一位华裔专家被正式定罪、宣判,其间的原因大家自然也能理解,毕竟涉及到政治、外交相关的案件,牵动的面过于广。
王跃生案件的进程仍旧扑朔迷离,可能未来几个月、甚至几年,都不会有结论。
来源:温房网综合CBC、City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