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温哥华港湾综合报道:7月份,卑诗省的26位房地产开发商和行业领袖在一封联合公开信中,敦促联邦和省级领导人放松针对加拿大房地产市场外国买家的干预性政策。
更具体来说,在许多住房项目因当下异常严峻的经济环境而停滞之际,他们呼吁取消或缓解联邦层面于2023年初推出、并计划持续到2027年的外国买家禁令,以及自2016年起实施的卑诗省外国买家税。
但这一想法迅速遭到卑诗省新任住房与市政事务厅长Christine Boyle的否决。她表示,这将等同于倒退,削弱改善住房可负担性的努力。
Boyle 发表声明称:“我们不会回到过去那种外国投资者购买空置公寓、让社区、公园和街道空空荡荡,最终推高房价的局面。但我们愿意听取一些新的建议,比如在专门建造的出租房上的投资,或其他想法,只要能帮助我们为民众建设合适的住房。”
“我们不会停止打击投机行为 —— 我们的措施已经让数以千计的住房重新进入市场。人们正在为找不到负担得起的住房而苦苦挣扎,所以我们的重点仍是确保住房属于卑诗居民。”
然而,Townline Homes的首席执行官Rick Ilich坚称,真正损害住房可负担性的并不是外国买家,而是各级政府(省级、区域和市级)不断推高的建筑成本,尤其是在近年来。
政府相关成本成住房项目最大开支
Ilich 在8月初接受Daily Hive Urbanized采访时指出,市政开发费用、各种征费与税收的急剧上升 —— 尤其是大温地区政府最近推出的新开发成本收费 —— 再加上新建筑规范,使得建房成本大幅增加。
这些规定涵盖了省级与市级的能源和减排政策(受气候行动驱动)、无障碍/适应性建筑标准以及抗震规范。综合下来,根据不同市政管辖区,这些新增费用、税费和规范可能使建造成本增加近50%,其中温哥华市尤为严重。最终,这些成本都会转嫁给租客和购房者。
市政和区域政府则辩称,提高收费是为了支付社区设施、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扩建与改进的运营及资本成本。
Ilich 直言:“他们才是不断堆加成本的那一方,而行业不得不踩刹车。如今我们大多数人都在质疑房地产开发的意义,因为回报实在太低。”
他表示,政府直接或间接施加的额外费用,如今已经成为影响住房成本和财务模型的最大单项支出。
“我们不断告诉政府:‘嘿,该轮到你们出手帮忙重启市场了,不要再把住房当提款机。’他们嘴上说在推动可负担性建模,但实际上不断叠加新成本,导致唯一能改善可负担性的机会只存在于政府补贴的社会住房项目。”
“他们必须意识到,自己如今就是住房成本的最大单一来源。”

提议:允许外国买家回归,但附加租赁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Townline Homes 并未签署上月那封呼吁放宽外国买家政策的公开信。
相反,Ilich 提出了一种“折中方案”:
他希望联邦政府允许外国买家回归,但必须附带严格要求 —— 新购住房在头五年内必须通过专业管理的租赁公司对外出租(无论是购房之日起,还是项目完工之日起)。这一方案被视为临时措施,既能满足市场对资金的需求,也能为政府与行业争取时间,寻找长期解决之道。
“同行的那封信没有给政界提供足够的工具来改变那些一直颇受欢迎的政策。这也是我为何要站出来,建议重新考虑,并附带一些防护措施。”
Ilich 指出,历史上大温地区的租赁市场主要依赖于不稳定的私人公寓(个人投资者购买的公寓再出租),而非专门建造的保障性出租房。
“其中一些卖给外国买家的房子确实是空置的,但它们同时也是几十年来少数的租赁来源。”他说,并强调外国买家在每个项目中的比例通常低于10%。卑诗省此前的数据也显示,外国买家仅占整体交易中的小部分。
“过去市场运转良好,开发商不断建造公寓,大部分产品最终进入租赁市场。那其实是件好事,因为没有人愿意建保障性出租房,因为计算上不合理。”

新公寓租赁供应面临流产
过去几年,在政府干预、疫情、利率上升及美国关税政策的多重打击下,开发商逐渐从分产权公寓转向保障性出租。但如今,即便是保障性出租房,因成本和借贷压力飙升,也难以实现。
Ilich 认为,政府现在必须通过刺激公寓建设来恢复租赁供应,而这部分资金可以部分依赖外国投资者。即便外国买家的比例不大,也能成为推动停滞项目动工的关键杠杆,因为贷款机构要求开发商必须达到一定的预售比例才会释放资金。
“为什么不把流动资金引入加拿大体系,并让它满足租赁这一核心需求呢?这很合乎逻辑。”
他警告称,许多未达预售门槛的项目将会被取消;一些在建或完工的公寓则会因库存滞销而空置。长远来看,如果需求不振,房价或许会下降,但不会大幅跳水,而是小幅调整,因为市场始终存在一定的刚需。
他的“五年出租”设想也基于现实考量:部分外国买家可能尚未取得永久居民身份,需等待数年。一旦身份落实,他们可以自住,而此前的房源则保障了五年租赁供应。同时,这种模式还能帮助开发商回笼资金,投入新项目。
Ilich 坚信:“大多数释放出来的资金将会流入保障性出租项目,而不是公寓,这对住房建设而言是巨大利好。”

政策环境已变,需引入外部资本
在外国投资骤减、移民规模大幅收紧、经济基本面疲弱、消费者信心和收入增长乏力、本省居民外流的背景下,Ilich 强调,政府必须承认旧有逻辑已不再适用,如今更迫切需要吸引外部资金。
更广泛而言,他认为加拿大必须摆脱封闭与保护主义思维,这种思维正在阻碍资本、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流动。
他还指出,加拿大养老金资金越来越多地流向境外,这正是国内投资环境恶化的警示信号。政府的政策与税收体系让国内投资回报越来越难以实现。
来源:温哥华港湾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