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vancouversun报道:本周,在温哥华叫停九个多户型住宅(multiplex)项目施工的消息传出后,本地建商们正急于弄清楚现有和未来的住宅项目该如何继续推进。此前,市府认定这些项目因过于靠近高压电力线而违反分区规定。
本周早些时候,温哥华市政府对全市九个在建项目下达了停工令。原因是市府认定这些建筑因过于靠近架空电力线,给施工人员和未来住户带来“严重安全风险”。
“如果有九个项目都被下达停工令,那说明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Bryn Davidson 说。他是一位设计师,其公司 Lanefab 专门从事巷道屋和小规模多单元住宅的设计。
“这已经不是某一个建商或某一个工程师的问题,而是规则本身存在系统性问题,而这正是我们当前所面对的情况。”
这九个项目全部依据2023年温哥华市议会通过的新分区条例建设。该条例允许在原本仅能建独立屋或双拼屋的低密度住宅区内,每块地最多可兴建六套住房。这些中密度的多单元建筑被称为“多户型住宅(multiplexes)”。
温哥华是全省最早采用此类住房政策的城市之一。而根据省政府立法,2024年6月前,省内其他城市也必须修改分区,以允许在每块住宅用地上建造多单元住宅。
自2009年市议会通过巷道屋相关分区以来,这类建筑在温哥华变得越来越普遍。但Davidson指出,2023年新规允许在住宅地块后方建造更高的建筑,由此带来了过去从未遇到的矛盾和冲突。
位于温哥华Adanac St 2462号的建筑工地正在施工中。温哥华市政府已确认,至少有九个正在建设的住宅项目因建筑物过于接近高压架空电力线而违反分区规定。图源:Nick Procaylo/温哥华太阳报
从电线还是电线杆计算?BC Hydro退距规范模糊
问题的症结在于BC Hydro的设计指引对退距要求缺乏清晰解释。根据BC省电气规范,建筑必须与任何电力线保持至少三米的距离。
过去,业内普遍理解为:三米退距是指与电杆顶部的高压电线保持距离。基于这一标准,许多巷道屋顺利建造。
但Davidson指出,BC Hydro的示意图实际上表明,这三米退距应从电杆底部算起。如果按这种方式执行,那么地块后方三米的区域将完全无法开发。
“如果BC Hydro现在试图按这种标准强制执行,那就‘完全荒谬’。”Davidson说,“这会彻底扼杀新型巷道开发的潜力。”
自事件曝光以来,温哥华地区的建商们已经开始与加拿大房屋建造商协会、温哥华建商协会、BC Hydro以及市府官员展开对话。
住宅设计工作室Architrix负责人Khang Nguyen表示,除非这一情况得到解决,否则会严重冲击省府增加住房供应、推动温和密度发展的目标。“这可能会成为一个巨大的问题。”
温哥华市府发言人回应称:市政检查员不会负责核查建筑图纸是否符合电力设施退距,而是由工程师、建筑师或电气承包商负责,并需提供专业的书面合规保证。在此次九个项目中,问题均源于相关专业人员的错误。
图源:BC省政府
审批提速引发质量担忧,不同部门之间缺乏沟通
温哥华建筑师Carman Kwan也参与了市府主持的一系列研讨会,帮助制定多户型住宅政策。她支持该政策,但认为市府一味强调加快审批速度,可能导致出现现在这样的问题。
“现在大家——包括所有政客——都在说:‘必须批准这些项目,而且要快。’但这样一来,就会出现纰漏。”她说,“过去完整的审查流程能够发现这些问题。”
她补充说:“我认为,在各个层面因为追求速度,质量一定会受到影响。”
建筑师Nick Bray则认为,BC省城市需要增加密度,但新事物总会遇到挑战。“我们自己还没有遇到类似问题,但我并不意外这会成为一个麻烦。”
温哥华开发商Jerry Rakhra也曾参与市府关于多户型住宅的研讨会。他表示,这次情况就是“典型的左手不知道右手在做什么”。
他指出,不同的政府部门——有时甚至同一层级政府内部的不同部门——经常缺乏沟通,步调不一致。
来源:大温炬焦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