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温哥华港湾综合报道:在大温哥华地区乃至更广范围内,“市中心”长期以来一直是温哥华的代名词。但在不久的将来,“市中心”的定义可能变成素里。
随着该地区的人口中心不断向东迁移,温哥华的就业增长已被素里超越。根据大温哥华地区一份关于区域就业的新报告,素里现在是本地区第二大就业中心。
尽管温哥华仍占据首位,但在2001年至2021年这20年间,素里新增了107,465个工作岗位,而温哥华仅增加了50,500个。
专家表示,考虑到素里的人口预计将持续增长,这一趋势不太可能逆转。
“这在某种程度上与整个地区的发展格局有关,”素里市发展公司(Surrey City Development Corp.)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希尼(Michael Heeney)表示。该公司由素里市政府拥有,专门开发市有土地。
虽然就业增长与人口增长相伴而生,但希尼担心菲沙河南部的就业岗位与人口比例未能同步增长。
他说,一个健康社区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人们能在居住地附近找到工作,这对生产力、健康以及基础设施都有重大影响。
“素里的发展是整个大温地区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但我认为人们很难理解这一点,因为它发展得太快了。”
受北面山脉、西面太平洋、南面美加边境的地理限制,大温哥华的发展只能向东延伸。这已经导致温哥华市中心逐渐被边缘化。
但西门菲沙大学城市项目主任安迪·严(Andy Yan)表示,这并不意味着“温哥华市中心”的终结。
“温哥华不是素里的序章,”他说。
虽然随着素里的成长,一些企业可能从温哥华迁往素里,但素里的市中心无法像一个多世纪前温哥华那样发展,也不会长得一样。
“数据显示,居住在素里的人多数也在素里工作。”他说。这说明了强劲的创业精神——“人们自己创造所需的工作机会”。
严表示,一个“市中心”的定义,是商业密度与社会关系的聚集,两者都受益于地理集中的优势。
这一密度正在素里逐渐形成——例如在该市的卡车运输和仓储行业中——并且很可能在适合设立于素里的行业中继续发展。而信息与文化类行业,例如电商公司或艺术组织,则可能仍以温哥华为中心。
“列治文、兰里或素里的‘市中心’,当它们各自发展起来时,会有很大差异。”他说。
随着大温展望未来,确保每个区域中心都能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将变得非常重要。
希尼表示,素里中心目前在新增写字楼空间方面面临挑战。经济只是制约素里市中心发展的一个因素。他指出,加拿大的许多大公司仍由东部地区控制,那些公司的董事们“对我们这个地区缺乏细致的理解”,因此他们更倾向于将办公室设在温哥华市中心,而不是素里。
但希尼表示他有信心“熵值”(混乱)最终会消退。他举例说,现在在北岸生活的一名高级主管可能会决定把办公室设在温哥华市中心,但中层管理人员更可能居住在素里或兰里。当他们将来接管公司时,可能会做出不同的选址决定,尤其是如果他们的员工多数住在菲沙河南岸。
“保持素里写字楼空间的发展能力,将非常重要。”他说。
他表示,目前经济的挑战掩盖了他对地区未来发展的信心。
“五年后,我们看到的将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大温报告显示人口正在向东迁移
这份关于人口增长、住房趋势和就业转移的大温报告显示,该地区正经历明显的“向东迁移”:温哥华、本拿比和列治文流失的人口多于从其他城市迁入的人数。兰里,其次是素里和枫树岭,成为许多搬迁居民的目的地。
整体来看,居民们向东迁移——从温哥华搬到素里,或者从素里搬到阿伯茨福德甚至更远的地区。虽然素里从区域内部迁徙中获得了人口增长,但在2016年至2021年之间,素里每年平均净流出3,700人到卑诗省的其他地区。
就业方面也发生了变化:从2001年到2021年间,就业总量增长了34%,达到135万个职位,尽管自2006年以来增速有所放缓。
温哥华仍保持着最多的常规工作岗位,但素里成为本地区第二大就业中心,岗位数量增长了87%,达到23万个。
列治文和本拿比分别占区域就业总量的10%,其就业增长分别为10%和20%。但增长最快的是措瓦森原住民自治地区(Tsawwassen First Nation),2021年的就业总量是2001年的4.5倍。
报告指出,大温地区的就业增长主要来自商业服务和公共行政/社会机构领域。疫情期间,尤其是在措瓦森原住民区、A选区(Electoral Area A)和新西敏等较小辖区,家庭办公形式显著增加,并在疫情后持续存在。
预计大温都会局的工作人员将在秋季向董事会提供新的人口报告,基于联邦政府最新的移民限制政策,这些政策可能对该地区人口增长产生重大影响。
来源:温哥华港湾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