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温房网综合报道:加拿大如今的豪宅市场,只能用惨淡两个字来形容,市场上充斥着挂牌1年且降价N次都没卖出的豪宅。但放眼全球豪宅市场,却不是清一色的低迷,而是冰火两重天。
据Financial Post爆料,加拿大豪宅卖不出去,并不是因为加拿大富人们没钱了,而是因为加拿大顶级富豪们,正在海外疯狂购买豪宅。他们认为无论是自住价值还是投资价值,都高于在加拿大购买。

加拿大首富,刚刚买了伦敦豪宅
加拿大首富、汤森路透集团的大卫汤姆森家族,就是海外置业的富豪代表,他们刚刚以2500万英镑,大约3400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英国伦敦一套高端公寓。
该公寓位于伦敦富人区梅菲尔,占据了一整层楼,但知情人士拒绝透露是家族中的哪一位成员购买,汤姆森家族也表示不予置评。
这笔交易,是今年伦敦最昂贵的地产交易之一。
和温哥华的遭遇一样,虽然贵为世界一线城市,但伦敦这两年的豪宅销售也是无比惨淡。当地媒体笑言:“来自大西洋彼岸的加拿大富豪,给了我们希望。”
2024年,伦敦最大的一笔地产交易来自美国亿万富豪汤姆福特,他斥资8000万英镑,购买了切尔西区的一栋豪宅;硅谷投资者玛特科勒则花了2200万英镑购买了诺丁山区的一栋独立屋。
加拿大富豪,特别爱在英国买房
作为英联邦国家的加拿大,和英国的往来密切自不必多说,但人们可能认为加拿大富豪更喜欢去美国买豪宅,尤其是加州、佛州。事实上,加拿大顶级富豪最钟爱在英国买房。
尤其是大卫汤姆森家族,早在一个世纪之前就开启了在英国的投资之路,不光是购买豪宅,还在英国布局自己的媒体帝国。
目前,汤姆森家族总财富已经达到了1060亿美元,跻身全球500大富豪之列。他们的股价涨幅一直领跑多伦多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涨幅。
家族的主要成员是68岁的大卫汤姆森和60岁的彼得汤姆森。
知情人士也对此表示,家族新购置的房产距离伦敦地标之一的格罗夫纳广场只有几步之遥,并且成交价和开价基本一致。
汤姆森家族非常善于找准时机,在印花税上调以及取消超级富豪外国居民享有的税收优惠的背景下,伦敦豪宅市场在2025年前5个月降价幅度同比高出45%,也就是说汤姆森家族是在趁“抄底”入手。
加拿大富豪,在欧美买豪宅案例不少
除了首富大卫汤姆森之外,加拿大富豪在海外、尤其是在欧美国家买豪宅的案例也不少,光是媒体广泛报道过的就有这几起,而且不少主人公是华裔。
比如,华裔地产开发商Bob Shum,在美国比弗利山庄购买了2500万美元的豪宅,邻居们不乏知名好莱坞明星;
此外,华裔富商、拥有《星岛日报》等传媒资产的黄楚标家族,在伦敦购买过超过2000万英镑的豪宅用于家族成员长期居住、国际化布局;
加拿大顶级富豪Jim Pattison,在佛罗里达棕榈滩购买了价值千万美元的度假屋,配备了私人高尔夫球场、私人码头;
矿业大亨、克林顿基金会主要资助人,加拿大富豪Frank Giustra,则是在意大利托斯卡纳购买了奢华庄园,并且经营精品酒庄。
外国富豪在温哥华买房,却得“割肉”
温哥华富豪、加拿大富豪喜欢在外国买豪宅,得益于良好的天气和稳定的政局。
国外富豪其实也喜欢在温哥华买房,但如果他们是在这几年买的房,且现在想出售,就只能“割肉”离场。
比如两个月前各大媒体集中报道的迪拜王室在温哥华卖豪宅事件,三套公寓位于费尔蒙环太平洋酒店,两套次顶层、一套顶层。
其中次顶层公寓,2013年迪拜王室以1500万加元购入,然而成交价仅仅有950万,12年至少血亏了550万。
虽然对于富裕的王室来说还不至于伤筋动骨,但考虑到这12年以来温哥华普通房产的涨幅,这笔交易绝对是失败的。

受伤害的又岂止是外国富豪?
本地人“割肉”卖豪宅的案例数不胜数,尤其是豪宅集中的Shaughnessy、South Granville等社区,动辄出现降价百万乃至数百万的豪宅。
豪宅潜在买家“因祸得福”
但换个角度分析,对于手头预算较为充足,想买豪宅自住的潜在买家来说,现在又是最好的时机:最多的豪宅选择、最大的砍价余地,豪宅市场完全由买房主导,这个趋势还会长期持续。
央行这一轮降息也即将结束,且利率会长期维持在较低位。
另外,温哥华的总体房价还算坚挺,不管普通住宅还是豪宅最起码不会“雪崩”。
2023年开始实施的海外买家禁令,同样利好于本地豪宅买家,毕竟面临的高资产人士竞争在减少。
一些以投资为目的的豪宅持有者,还会因为各种重税而考虑近期卖房。
但购买豪宅,还是有不少讲究和注意事项的,比如典型的“历史遗产房不能推倒重建”,以及豪宅的物业税、维护成本、翻新费用远高于普通住宅,对于一些预算刚刚能够到豪宅的买家而言,买完之后的开销得好好计算。
来源:温房网综合Financial Post, Daily 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