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害怕错过”到“害怕入场”——怎么大家都不敢买房了?

据加拿大地产周刊综合报道:还记得那段全民抢房的疯狂吗?几年前,加拿大人患上一种集体病症,叫 FOMO——害怕错过(Fear of Missing Out)。那时的Open House,一屋子人挤着看房,抢房大战仿佛谁慢一步就会“被时代抛弃”。

如今风水轮转,这股“恐慌”变了形。

mtbs9

除了草原省、魁北克和东海岸几个还算火热的市场,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了另一种情绪:FOGI——害怕入场(Fear of Getting In)

面对动辄六位数的首付款、咬死2022年高价不放的卖家、和仍然高企的房贷利率,买家们选择了观望。

自去年6月以来,加拿大央行已连续 九次降息,累计幅度 275个基点,基准利率首次跌破30年平均水平。 从理论上看,这意味着货币政策已经回到“刺激区间”,房贷利率逐步下降,月供压力减轻。

然而摩根大通的研究显示,降息通常需要三个月才会发挥最大效果,真正的购房回暖或许要等到 2026年第一季度 才能显现。

uw57d

问题是,利率不是唯一变量。

房地产复苏还受制于三大不确定因素:人口增长、美国贸易政策、以及房贷利率本身

首先是人口。移民仍是支撑需求的关键,联邦预算案将公布新的移民计划,若目标调低,需求可能继续降温

其次是贸易。加拿大经济对美国依赖极深,出口中有五分之一来自美方市场。美加贸易战让市场充满疑虑的情绪,对于购房这样的重大财务选择,人们都非常谨慎。

再者,即便央行降息,通胀依旧顽固

不过,如果买家正在等待房价“大崩盘”的话,可能要失望了。

虽然自2022年峰值以来,加拿大全国平均房价下跌近 20%,但这并不意味着房价还将大幅下跌。

独立屋市场的供应量,除疫情之外,已降至近30年来最低,但建筑成本却仍在上涨,开发节奏放缓,使得“地少价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

从FOMO到FOGI,加拿大房地产的集体心态经历了一次冷却。曾经的“再不买就上不了车”,如今变成了“买了怕被套”。但市场终究是周期的游戏——恐惧与贪婪,从来轮番登场。

对买家而言,关键不是“能不能抄底”,而是找到与自己财务能力相匹配的时机与房子

来源:加拿大地产周刊综合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章的目的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以服务于社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已在文章结尾注明出处,如有标注错误或其他问题请发邮件到18cacom@gmail.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