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C最新曝光!89岁老人被骗光176万加元!骗子冒充银行职员、法官、政客,两大银行竟默许提款!
这起诈骗案牵涉假冒的银行职员、伪造的政府与政要公文、成堆现金、巨额银行汇票、金条和上门快递员——但最令人难以置信的部分,是两家大银行在明显的警示信号下,仍允许一位脆弱的89岁老人把账户清空。

“他们眼睁睁地看着一个89岁的老人取走他一生所有积蓄。”老人雷·安霍尔特(Ray Anholt)的女儿 Jill Anholt 愤怒地对 CBC《Go Public》栏目表示。
雷的损失高达 176万加元,但他并非个案。
仅去年一年,加拿大人因银行诈骗损失超过 6.43亿加元——相比2020年暴增近300%。专家指出,加拿大的银行在防范诈骗方面,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

骗局是如何展开的
2024年6月,雷接到一个电话——来电显示为 CIBC(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实际上却是诈骗分子。
对方自称是银行防诈骗部门职员,声称需要雷协助一项全国性“洗钱调查”。
他被要求从账户中提取现金,随后会有“快递员”上门取走保管,直到“调查结束”。
诈骗者再三叮嘱他:必须保密,否则会影响案件。
“他们说,‘我们是为了确保你不会失去毕生积蓄’,所以我就照做了。”雷说。
女儿 Jill 解释,父亲之所以照办,是因为骗子伪造的信件上出现了政府官员和法官的名字。
“他们那一代人非常信任权威。如果是‘有权威的人’开口,他们就觉得应该配合。”

CIBC放行大额现金提取
雷开始在各个 CIBC 网点提取大笔现金。
某次,一名分行经理发现异常,冻结了他的网上银行与ATM取款权限,但仍允许他在柜台亲自取款。
该经理随后致信雷,称其账户活动“异常”,并提醒“第三方要求的交易通常并无正当目的”——但信中仍未明确指出他正陷入骗局。
诈骗者得知后,又让雷把所有资金转移至另一家银行,称CIBC“不再安全”。
CIBC竟然允许转账——尽管他们早已知道雷被诈骗过。
银行问责倡议人士 Duff Conacher 表示:“很明显,CIBC没有尽到保护客户财产的义务。”
CIBC拒绝说明为何分行经理没有将此事上报防诈骗部门或联系维多利亚警方。

RBC同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雷将资金转入 RBC(加拿大皇家银行) 后,诈骗者指示他每隔几周购买金条。RBC则为他出具 金额从5万至39.5万加元不等 的银行汇票。
令人震惊的是——没有任何柜员或经理询问他为何频繁提取巨款。“当有人频繁进行高额取款时,警报本该早就响起。”Conacher说。
随后,骗子派“快递员”上门收取金条。
当钱终于被掏空时,又有骗子冒充加拿大首席大法官,谎称他必须缴清一笔“虚构税款”才能取回资金。
真相揭开
走投无路的雷向女儿借钱,Jill追问后才得知父亲被骗。
“我崩溃了。”雷低着头说,“我真的信了他们。”
根据《银行法》,银行必须制定保护客户利益的政策。Conacher认为,RBC未履行此义务:“如果他们遵守规定,这件事根本不会发生。”
Jill 随后致信两家银行,指控它们纵容骗子实施诈骗。
CIBC声称曾尝试“警告并保护”雷,并出示一封2024年7月8日分行经理邀请会面的邮件,但雷拒绝了。
RBC花了数月才与父女安排见面。事后,RBC告诉CBC此案“已解决”,但拒绝说明是否有赔偿。雷与Jill都表示无法谈及细节——这暗示他们签署了保密协议(NDA)。

银行与监管机构的漏洞
根据法律,银行必须向加拿大金融交易与报告分析中心(Fintrac)上报可疑交易及所有超过1万加元的交易。
“银行和Fintrac都应该介入,阻止这起诈骗继续下去。”Conacher指出。
但CIBC与RBC均拒绝说明是否向Fintrac上报了雷的巨额提款。
目前,加拿大没有法律规定银行必须为被骗客户承担赔偿责任。英国、澳大利亚早已立法要求银行为防诈骗不力承担连带责任,欧盟也计划明年跟进。
政府回应与批评
联邦政府去年在修订《银行法》的公众咨询中,曾提出设定“客户在诈骗中的最高赔偿责任上限”,类似信用卡制度——由银行承担举证责任证明客户存在“重大过失”。
然而,上周政府公布的修法草案中,并未包含这一关键条款。
Conacher批评称,这些措施只是“陈词滥调的空头承诺”,为时过晚,且多为“自愿性质”。

Jill报警后,维多利亚警方设下陷阱,逮捕了一名“上门取货的快递员”(骗子)。警方表示,相关指控将很快提出。
尽管追回资金的希望渺茫,Jill仍鼓励父亲公开受骗经历:“大多数受害者都因为羞愧而选择沉默。我认为他很勇敢。”
她希望政府尽快推出更强有力的法规:“我甚至不敢想,有多少人正被这种骗局坑害。”
来源:超级生活综合
加国地产资讯-18ca.com 温哥华买房_温哥华房价_温哥华房地产_多伦多买房_多伦多房价_多伦多房地产_加拿大买房_加拿大房价_加拿大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