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financialpost报道:如今的加拿大房地产市场,就一个词:纠结。出手?怕买到高点,不出手?担心错过低点。
随着利率下行、房源增加和价格趋稳,加拿大房地产市场继续呈现出有利于买方的格局。但大多数首次购房者仍选择按兵不动,继续积累资金和等待更合适的时机。
在多伦多,公寓市场面临沉重压力,高供应、低需求以及租金市场的萎缩,使得这一传统上深受投资者青睐的领域进入调整期,专家预计其低迷市场还将持续至少一年。
利率下降,购房者仍观望不前
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2,500名加拿大居民中,13%的人计划在未来两年内购买第一套住房,但82%的人表示至少要再等一年。
一些人已经进入购房准备的不同阶段:
-
- 51%的人正在研究他们能负担得起的社区;
- 49%的人在浏览网上房源;
- 19%的人已亲自看房;
- 19%的人已与房地产经纪人接洽。
Royal LePage总裁兼首席执行官Phil Soper在新闻稿中表示:
“利率正在下降,价格在一些市场已趋于稳定甚至有所回落,这为长期等待入市的人创造了有利条件,尤其是在多伦多和温哥华等高房价城市。然而,犹豫仍然存在。“
”买房是大多数人一生中最大的财务决策,首次购房者自然希望在尽可能确定的情况下做出选择。”
另一项针对房地产经纪人的调查显示,尽管市场条件更有利,但仅36%的经纪人报告称首次购房者的活动增加,而四分之一表示没有变化。
Soper指出:“对一些人而言,持续的经济不确定性,特别是与美国的贸易关系问题,促使他们等待市场更加稳定的迹象。另一些人则希望观望以获得更好的交易。“
”随着加拿大央行今年可能进一步降息,那些不急于现在入市的人正在采取有条不紊的方式——增加储蓄,精心规划,等待他们认为合适的时机进入市场。”
图源:金融邮报
独立屋仍是香饽饽,年轻人依靠家庭支持
尽管价格较高,仍有49%的首次购房者希望购买独立屋,而26%的人打算购买公寓或公寓式住宅。
Soper说:“首套住房的梦想往往与预算现实发生冲突。虽然大多数人渴望拥有独立屋,但负担能力往往决定他们必须从更为朴素的选择开始。”
根据Royal LePage房地产经纪人的反馈,55%的首次购房者预算在50万至75万加元之间,19%的人预算在30万至50万加元之间。
尽管过去一年一些市场的住房可负担性有所改善,但41%的首次购房者仍依赖家庭的经济支持。
在这些人中:
-
- 29%预计会得到一笔无需偿还的资金;
- 28%会有家人或朋友共同签署房贷;
- 27%打算向亲友借款并偿还;
- 26%预计会得到每月房贷方面的经济资助。
Soper总结道:“尽管可负担性有所改善,许多首次购房者仍需要依赖家庭支持。对于一些买家来说,家庭的资金支持可能是他们成为房主和继续租房之间的关键差别。”
图源:金融邮报
多伦多成加拿大公寓市场崩盘的“震中”
本月早些时候,加拿大住房部长罗品信(Gregor Robertson)将大多伦多地区的公寓市场形容为“自由落体”,这让潜在买家、开发商、贷款机构和地产经纪人纷纷追问:还能跌到什么程度?
如果你是正考虑入手多伦多供应过剩公寓的潜在买家,你自然不想“接飞刀”。那么,什么时候这把刀才会停下?
“这是我们见过的最糟糕的情况。”Condos.ca创始人Andrew Harrild说。他形容如今市场买家严重不足:“能有看房就算赢了,更别提收到报价。我们有许多房源数周没有任何看房,这极不寻常。”
从2022年冬季市场高峰至今的数据:
-
- 多伦多公寓价格已暴跌近20%(多伦多地产局数据);
- 每平方英尺价格下降22.5%,至823加元;
- 公寓销量比过去10年平均值低 90%(根据建筑业与土地开发协会BILD);
- 强制出售(即“power of sale”)挂牌创多年新高,因融资违约激增;
- 多伦多公寓挂牌量达到历史最高;
- 新屋销售跌破上世纪90年代公寓危机时的低点,尽管人口此后大幅增加;
- 大多伦多地区人口增长从每年近30万骤降至过去12个月净减少2万人(Altus集团数据);
- 加拿大房地产协会(CREA)称,2025年第一季度仅有983名国际移民加入安省人口,同比骤降 99%;
- 估值暴跌令贷款价值比超过80%,许多业主无法再融资;
私人贷款机构大幅削减对多伦多公寓的放贷,市场流动性干涸,被迫出售增加。
北湾顾问公司(North Cove Advisors)住房分析师Ben Rabidoux表示:“价格可能至少还会低迷一年。如果是我,我肯定选择租房。”
图源:金融邮报
租金下行,打压需求,公寓可负担性增强
Rabidoux指出,租金正在下降,未来还有4到6个季度的新公寓完工,这将进一步压低租金。更便宜的租房选择让人们可以避免价格风险,同时低成本体验公寓生活,从而削弱了买房需求。
总之,市场形势严峻,但房地产从不会永远悲观。“某个时刻,这些动态会逆转,那时将出现一个极佳的入市时机。”
如果对比公寓价格、利率和双收入家庭的购房能力,可以发现:如今多伦多的按揭负担能力显著改善。如今双收入家庭的典型房贷支付仅占收入的24.3%,而在高峰期是31.4%。
当然,还要考虑水电费、地税、物业费等,但总体而言,现在获得贷款资格更容易。此外,首次及新公寓买家还可通过30年期默认保险按揭来降低月供——这是去年才出现的新选择。
图源:Altus Group
公寓受6基本面支撑,但市场时机难测
至少有六大基本面可能支撑公寓市场企稳:
-
- 收入增长正在缓慢超过公寓价格和利率,提升可负担性;
- 移民增长最终将恢复(永久居民入境人数预计每年保持40万以上),不再被临时居民骤减所抵消;
- 就业和消费信心将在特朗普总统的全球贸易战结束后逐步改善;
- 租金将在新增供应消化需求后趋于稳定;
- 建筑放缓将在几年后造成供应紧缩。加拿大房屋和按揭公司(CMHC)预计2026年后公寓完工将减少,而新开工已大幅下滑。Rabidoux预测,到本年代末可能出现“史诗级供应不足”;
- 政策可能调整,如果市场下跌过度,政府或将放松或取消外国买家禁令和税收,这将有助于恢复稳定。
“V形”反弹一触即发
成千上万的买家正按兵不动,等待入市信号。Harrild指出:“潜在买家都在试图把握完美的市场时机。”
一旦触发因素改善、价格跌破长期趋势过深,市场可能迅速反转,出现“V形”反弹。
若要判断市场是否触底,明年可关注以下信号:
-
- 借贷成本:房贷利率需维持在3%或以下;
- 成交量:销量回升往往是复苏的首个迹象;
- 每平方英尺价格:连续数月上涨说明需求回暖;
- 租金:租赁价格触底,意味着与自住公寓的竞争减弱;
- 成交价与挂牌价差距:若收窄至几个百分点,市场可能恢复平衡。
Harrild预计,最早明年春天会出现一些改善,但Rabidoux预测,多伦多公寓市场可能“直到2027年仍然低迷”。
现在入场亏不亏?可能有点。
短期内,价格风险仍然高企。如果一定要买,700平方英尺以上的一房+书房或两房单位可能比单间和一房更稳妥,因为买家普遍追求更大空间。不过,它们的价格反弹幅度仍取决于各类产品在抛售潮中的跌幅。
无论如何,精确择时几乎是不可能的。唯一能确定的是:房地产市场运行于周期之中,而公寓总会反弹。很可能在2026或2027年入市的买家,将接近真正的市场底部。
来源:大温炬焦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