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温房网综合报道:近日,有华人网友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遇到的一则“求租客”案例。该网友在与对方沟通后,总觉得有些不对劲,于是将聊天记录公开出来请大家帮忙分析。
结果评论区几乎一致认定:这是一起典型的租房骗局。这也提醒广大房东和租客,在租房过程中务必保持警惕,谨防上当。
跨境租客的套路
这位网友表示,她一大早收到短信,对方也是华人,自称想要租房。但从一开始就觉得有些不太对劲,因为号码区号不是本地的,继续聊下去更是露出不少可疑的地方。
首先,该租客表示自己人在美国西雅图,要开车三到四个小时来温哥华看房。
其次,对方自称是做医美行业的,准备来温哥华开新工作室,但整个对话里,他始终没有说清楚工作室的具体位置,也没有任何具体公司信息,言语含糊、缺乏具体细节,
第三处也是最明显的破绽,出现在支付环节。对方表示若13号看房满意可立即支付定金,但当房东明确只接受现金时,对方却追问:“是否接受USDT?”
房东再次强调“只认加币”,对方却依然装作不理解,还想继续把话题往加密货币上引。
这类以加密货币支付定金的诉求,是租房诈骗中常见的手段之一。正常租赁交易几乎从不使用加密货币,因其匿名性强、难以追溯,一旦转账成功几乎无法追回。
最后,沟通方式也暴露了问题。对话中途,对方突然要求转至WhatsApp继续联系。房东表示短信更方便时,对方却以“不常看短信”为由坚持更换平台。
实际上,许多诈骗分子倾向于将目标引导至更私密、更难追踪的通讯软件,以规避监管和追查。
至此,基本可判定这是一起典型的租房骗局。
房东名字对不上,还要远期支票?
而骗子的招数层出不穷,有Reddit网友也分享了另一种令人匪夷所思的租房骗局。
该网友遇到的情况是:一名自称房产中介的人表示自己是“房东的代理”,但用户发现,房产登记与税务文件上的业主姓名是“Name A”,而对方提供的租约(RTB-1)上写的却是“Name B”。
面对质疑,对方仅提供了一张模糊的“改名证明”照片作为解释,其真实性难以核实。
更可疑的是,对方要求将押金通过电子转账(E-transfer)支付至是另一个可疑的个人邮箱,甚至还要求租客提前准备整整一年的“远期支票”,收款人同样写的是“Name B”。
网友担心的点是:房东名字和租约名字不符,押金又要打到个人账户,这让整个流程看起来很不正规。
对此,评论区里有人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一位网友直言,当前租房市场本应更偏向租客,并建议:“如果房东要求远期支票,干脆别租。如今伪造工资单太容易了,随便就能‘变成’年薪六位数,申请什么公寓都能通过——可惜有些房东还真不太‘聪明’。”
该用户进一步追问:“远期支票到底有什么风险?”
该网友解释道,某些银行可能忽略支票日期、提前兑现。虽然在加拿大这类情况不算普遍,但仍发生过不少恶劣案例。例如,一些国际房东在回国后,竟将租客提交的多张远期支票一次性全部兑现。
这也说明,要求租客提供远期支票,实际上是将更多风险转嫁给了租客,而租客却并未获得任何额外保障。
网友评论:套路都差不多
在另一个评论区里,很多网友也分享了自己类似的经历,并一致认定这类行为属于骗局:
网友B直言:“这百分之百是骗子。我之前发布出租广告时,也经常收到类似的咨询,话术几乎一模一样。”
网友C提醒道:“你看看手机套餐有没有包美国短信,不然还要被额外收钱。”
网友D补充了一种常见手法:“还有骗子会谎称自己‘加币不够’,请求你帮忙换汇来交房租。这其实也是一种骗局,他们往往是在利用你协助洗钱。一旦你的国内账户收到来源可疑的资金,就很可能被冻结。”
防骗提醒
核实房东身份:签约前要求房东出示产权证明和身份证,确保姓名与合同一致;若是代理人,要有管理执照或授权书。
签署正规合同:在BC省,合法租房都必须使用RTB-1官方租约表格,如果对方推脱不用正规合同,基本可以判定有问题。
一旦涉及加密货币支付,基本可以断定是骗局:正常的租房交易不会用比特币、USDT等加密货币结算,因为一旦转账,资金无法追回,骗子常用这一点来逃避追查。
跨境租客急着租房,要格外提高警惕:大多数长期租房需求来自本地人或刚搬来的人,远在境外的人急着签约往往不合常理,这也是诈骗常见的伪装手法。
避免在没见到人和房之前交钱:骗子常用“先交定金才能保留房源”来诱导你提前付款,但实际房子根本不存在,或者根本不归他们出租。
坚持用正规支付方式,不要轻易换平台沟通:银行转账和现金都有记录可追溯,而骗子喜欢把交流拉到WhatsApp、Telegram等平台,就是为了逃避监管和责任。
来源:温房网综合小红书, Redd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