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的有钱人越来越“不走寻常路”——他们选择租房。
根据 RentCafe 的最新报告,美国的百万富翁租客从 2019 年的 4,500 户,飙升到 2023 年的近 13,700 户,四年间直接翻了三倍。现在,每 11 个百万富翁里就有 1 个是租客,而在 2019 年,这个比例还是 1/13。
租客暴增,买房不香了?
-
-
百万富翁租客:2019 → 2023 增长 204%
-
百万富翁业主:同期增长 169%
-
虽然有钱人买房的速度也很快,但租房的增长更猛。换句话说,即便口袋里有的是现金,越来越多人宁愿当“高端房客”。
他们都住在哪?
传统的豪华租房城市仍然是 纽约和旧金山。但疫情后,德州和佛州成了新宠:
-
-
休斯顿、达拉斯:百万富翁租客数量增长最快
-
原因:股市赚钱、科技业扩张、远程办公让有钱人“说走就走”、再加上“拎包入住”的便利
-
说白了,住豪宅麻烦太多,不如交租金,享受健身房、泳池、24 小时管家。
租房=理财策略?
这群人并不是买不起房,而是算得更精。
-
-
买房:高利率+维护+房产税+涨价乏力
-
租房:现金全投股市
-
毕竟过去两年,标普500 涨了26% + 24%,这种收益远比买房坐等升值要快。
买房依然是“主流”
别误会,绝大多数有钱人还是会买房。2019 → 2023,百万富翁业主从 52,966 户增加到 142,320 户。
明星地产经纪人 Josh Flagg(《百万豪宅》明星)直言:“在纽约、佛州和加州,我看到的都是买房需求更强。” 换句话说,租房是趋势,但豪宅市场依旧坚挺。
年轻一代成租房主力
数据还显示,大部分百万富翁租客是千禧一代,自2019 年以来,富裕千禧一代增长了 60%。
等他们结婚生子、想“安家立业”,可能还是会走回买房的老路。一句话:“我不是买不起房,我只是懒得买。”
如果要评选加拿大最“冷”的新房市场,多伦多恐怕要毫无悬念地登顶。
CMHC:多伦多“拖后腿”,西部撑场面
加拿大按揭及住房公司(CMHC)最新秋季住房供应报告显示:
-
-
2025年上半年,多伦多新屋开工量同比 骤降44%;
-
-
-
人口调整后开工量更是跌至 1996年以来最低,几乎触及30年谷底。
-
惨烈下跌的主因:公寓市场“崩了”
-
-
公寓开工量同比大跌 60%,成为最大拖累;
-
由于多数开发商需要 70%预售才能拿融资,而预售销量创纪录低迷,项目纷纷推迟或搁浅;
-
投资客曾是核心买家,但如今因回报降低、风险上升,纷纷撤退,导致多伦多核心区受冲击最严重。
-
CMHC bluntly 点出:这是投资需求熄火 + 融资受限的“双杀”。
开工断崖,库存爆表
多伦多地产数据商 Urbanation 今年7月披露:
-
-
大多区在建和待售库存创历史新高:24,045套。
-
销售则跌至30年低点,同比暴跌 69%。
-
仅有 3个项目(891套)启动预售,但同期有 4个项目(719套)直接取消。
-
自2024年以来,累计 21个项目、共4,412套 被取消。
-
换句话说:开工停滞、销售停摆,整个市场正在“休克”。
租赁市场:稍微坚挺,但不算乐观
虽然租赁开工在多伦多还算好点,但2025年上半年也下滑了8%。
CMHC预警:短期无解,风险积压
-
-
多伦多未来几年开工量将 长期低于需求,
-
意味着恢复到疫情前的可负担水平要等到 2035年 之后。
-
风险包括:房价租金再度走高、经济活力下降、人口外流、无家可归问题恶化,以及政府失去税收。
-
对比:多伦多“拖后腿”,西部撑场面
别忘了,全加拿大层面其实还在高位:2025年上半年,加拿大整体开工量仅比去年少几个单位,接近历史高点。
-
-
公寓开工:多伦多、温哥华、蒙特利尔、哈利法克斯都在跌,但埃德蒙顿、渥太华、卡尔加里相对坚挺
-
低层住宅:全国七大都市区整体 上涨5%,尤其在卡尔加里、埃德蒙顿、蒙特利尔表现突出,因当地可负担性更强
-
未来走势:
-
温哥华:预计到2027年逐步恢复,接近10年均值;
-
蒙特利尔:依靠租赁项目,维持动能;
-
埃德蒙顿 & 卡尔加里:2025年创纪录,但2026年可能回调。
-
-
多伦多的楼市,正在经历一场投资客退潮+融资收紧+需求冰冻的多重冲击。
全国其他城市仍在撑起供应,但最大城市的低迷,注定会影响未来的房价与可负担性格局。
一句话总结: 多伦多开发商建不动,买家也不买,市场进入“最冷冬天”。
来源:大温炬焦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