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温哥华港湾综合报道:加拿大房地产市场正笼罩在一股悄然的紧张气氛之中。加拿大皇家银行(RBC)在最新报告中宣称,住房负担能力已达到三年来的“最佳”水平,然而对大多数加拿大人而言,现实却毫无改善的感觉。拥有住房的梦想依然遥不可及,市场也陷入了诡异的停滞状态。
真相隐藏在标题之下。当前有三股力量持续影响住房负担能力:房价、利率和家庭收入。这三者并非孤立存在,而是构成购房者每一个决策的核心。目前,这三大因素仍未同步,除非它们朝着同一个方向移动,否则市场将继续处于观望与僵持之中。
表面进展,实则空洞
RBC通过测量中位数家庭收入中用于负担房屋开销的比例,来衡量住房可负担性。全国范围来看,这一比例略微下降至 55.1%。
但在加拿大几个主要城市,情况要严峻得多。温哥华购房开销高达家庭收入的 92.7%,多伦多为 68.3%,即便是渥太华和蒙特利尔也远高于历史正常水平。这些数据不仅令人震惊,更是住房体系“房价早已脱离收入实际”的直接体现。
从图表来看,这一现象展现得尤为清晰。

可负担性的三大支柱
住房可负担性常常被误解为仅与房价相关,但这是错误的。实际上,它依赖于三大相互交织的因素:房价、利率与家庭收入。三者必须协调发展,才能让买家重拾信心、重返市场。
房价
自2022年触顶以来,温哥华和多伦多的房价下跌了 10%\~15%,这一调整为市场带来了一定喘息空间。但这种下行趋势的动力已经减弱。RBC的分析认为,未来房价只会小幅下跌——这意味着,即便有所回落,价格仍远高于加拿大人实际收入所能承受的水平。
如果缺乏更大幅度的价格修正,房屋拥有成本将继续高企,阻碍住房可负担性的进一步改善。
利率
利率相较峰值略有回落,但加拿大央行如今正面临维持高利率的巨大压力。RBC近期的访谈明确传达出一个信息:希望利率大幅下降的加拿大人恐怕要失望了。
最初,RBC的预测比其他大银行更为宽松,认为未来数月会有更多降息。但金融界的语气已经发生变化。丰业银行的德里克·霍尔特(Derek Holt)甚至表示,加拿大央行“连考虑降息的念头都不该有”。
症结在于对通胀的持续不确定。经济学家们对最新数据对货币政策的影响看法不一,使得买家陷入观望状态。由于降息幅度和速度可能都低于预期,仅靠贷款利率的变化来改善可负担性,空间十分有限。
家庭收入
第三个支柱同样脆弱。工资增长不均衡,职位空缺自2022年高点以来大幅下降,失业率也开始上升。这些趋势表明,加拿大家庭的收入增长很可能无法迅速跟上住房成本的节奏。

从过去周期吸取的教训
加拿大房地产市场历来遵循一种熟悉的周期:快速上涨的房价与加息期后,常伴随着缓慢修正。房价逐步下降,利率随之回落,收入最终追赶上来,市场恢复活力。
但这一次的周期却尚未完成。尽管房价已有所下降,住房拥有成本占收入的比例仍远超历史上负担性良好的水平。RBC数据显示,该比例远远高于过去几十年支持健康购房活动的 30%-45% 区间。
加拿大国家银行(National Bank of Canada)的可负担性监测也得出了类似结论:各类住房类型的负担成本仍普遍偏高,表明市场距离“普遍可负担”的目标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房价可能是唯一的调节变量
在利率受限、收入增长乏力的背景下,房价或许是唯一仍有下调空间的因素。这并不意味着房价会出现剧烈崩盘,而更可能是缓慢且有序的下调过程,以使房价与加拿大家庭的收入水平重新对齐。
这种转变将带来明显好处:住房更可负担后,家庭支出可以重新分配至经济其他领域;房地产交易量也会回升,带动从业者与相关行业的复苏。
加拿大住房制度的关键时刻
拥有住房,曾是加拿大中产阶级承诺的核心支柱。而今,这一承诺正变得愈发脆弱。RBC的报告虽提到了一些有限的进展,但也强调了市场距离“买家可以安心回归”的状态还有多远。
要恢复市场平衡,必须推动房价、利率和收入三大要素同步改善。在此之前,加拿大房地产市场将继续困在迟疑与不确定中。
这不仅是一项经济挑战,更是对加拿大能否建立一个真正服务国民住房需求体系的严峻考验。
来源:温哥华港湾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