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女子被骗$10万,法庭最终裁决:你不够警惕!换汇公司没过错!

CTV报道:不管是海外华人还是出国旅游,总会涉及到换汇的问题。不少朋友都知道,近年来由私下换汇引发的纠纷和骗局不断,但如果是正规的换汇公司呢?就一定靠谱吗?

一名华人女子,通过一家加拿大货币兑换公司换汇,却直接损失了超过10万加元,问就是……黑客干的!

o771c

女子当然不服,把换汇公司告了,要求赔偿损失,然后法庭是怎么判的呢:换汇公司没过错,你自己怎么没注意就被骗了呢?!

女子:换汇公司账号被黑了,还是我的错?!

muc5i

本周,一起涉及超过$100,000加元的诈骗案件在加拿大BC省的民事解决仲裁庭(CRT)被驳回,案件的主角是一位名为王静(Jing Wang 音译,下文称其为“王女士”)的换汇顾客。

王女士声称BC省的一家货币兑换公司 XHD Pacific Forex Service Ltd. (下文简称XHD)在她进行货币兑换时,因疏忽导致她损失了544,000人民币(约合$100,000加元)。

然而,该公司辩称,王女士遭遇的并非公司内部的诈骗,而是因为一名黑客成功入侵了公司员工的 WhatsApp 账号,进而实施诈骗。

 

事情是这样发生的  

根据BC省民事解决仲裁庭的裁决,王女士于2023年10月30日来到换汇公司 XHD 的门店,咨询关于兑换$100,000加元的汇率事宜。

当时,王女士表示自己有紧急用途需要进行这笔交易。裁决文书没有详细说明王女士的紧急用途,也没有提及她所在的具体地点。

而根据 Better Business Bureau(加拿大商业信誉协会)和BC省公司注册资料显示,XHD 换汇公司总部位于加拿大BC省列治文市,并且公司已经在2024年10月30日自行解散。

在换汇公司的门店,王女士与一名名为 L 的员工进行了交谈。L在和王女士交流后,将其添加为自己个人 WhatsApp 账号的联系人。

lwc9m

注意,在此过程中,王女士并没有和换汇公司签订任何正式合同。同时王女士示自己需要先开设一个可以接收来自中国银行汇款的加拿大银行账户。

换汇公司提供了王女士和员工 L 在 WhatsApp 上的聊天记录截图。在聊天记录中,王女士表示,由于银行开户需要时间,最早能够完成的是在星期五,而 L 则建议王女士将汇款推迟到下周再进行。

然而,事情在之后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当王女士按照原计划于星期五后再次联系 L 询问当天的汇率时,王女士不知道的是 L 的 WhatsApp 账号已经被黑客入侵。

黑客通过 L的 WhatsApp 账户回复王女士,表示“今天无法进行汇款”,这句话与之前 L 的说明一致,表现出黑客对王女士情况和之前的聊天内容充分了解。

其实,对于王女士来说,可以说根本没有办法判断,对方到底是真的换汇公司员工 L,还是黑客好吧?

随后,黑客提供了一个中国的银行账户号码,并要求王女士将544,000人民币转账至该账户。

王女士在与黑客的对话中,看到银行系统自动弹出的诈骗警告提示。

c4xni

王女士询问黑客为什么会收到该提示,而黑客则指导她如何回答银行的相关问题,以继续汇款。

王女士最终按照指示进行了转账,并向黑客发送了交易成功的截图。

 

换汇公司是否参与诈骗?是否有过错?  

王女士这边已经把544,000人民币,转账至换汇公司员工 L 的 WhatsApp 聊天中提供的账号。

但是,王女士等到的并不是加元兑换的到账,而是换汇公司员工 L 带来的晴天霹雳!

换汇公司员工 L 联系王女士说,自己的 WhatsApp 账号被黑了,建议王女士报警处理该诈骗案件。

fm3mn

法院认为,在这场争议中,双方对“诈骗”的定义有所不同,王女士虽然并没有否认黑客的存在,但她认为换汇公司与黑客串通实施了诈骗。

而换汇公司则坚称诈骗是由第三方黑客实施的,跟公司没有任何关系。

仲裁庭成员彼得·奈胡斯(Peter Nyhuus)最终决定支持换汇公司的说法,认为换汇公司并未参与诈骗。

那么,既然王女士是在换汇公司员工的聊天账号上被骗的,换汇公司就没有任何责任吗?

根据庭审资料,奈胡斯指出,如果换汇公司并未参与诈骗,但仍存在故意不当行为、疏忽或其他过失,那么换汇公司仍可能对王女士的损失负责。

然而,在本案中,换汇公司最终被认定为,并没有展现出任何故意不当行为或疏忽,也未发现王女士在资金转移过程中存在任何被忽视的重大警示。

值得注意的是,该换汇公司的业务流程中,确实存在通过 WhatsApp 进行汇率确认、账户信息沟通以及汇款合同签订的环节,而这种做法也使得公司在面对黑客入侵时,显得相对脆弱。

然而,法院认为,王女士并未按照换汇公司的标准操作流程执行,尤其是她并没有签署正式的汇款合同,也未能及时识别出黑客的可疑行为。

wlzjh

 

最终判决:受害人未能遵循必要的防范措施  

最终,法院裁定,王女士未能在汇款过程中遵循换汇公司的防范措施,未能有效地识别出诈骗行为。

法院指出,王女士在面对与换汇公司员工 L 先前沟通中出现的矛盾时,并没有加以质疑,也未能警觉到银行系统自动弹出的诈骗警告,显示出她在处理自己资金时的疏忽。

裁决明确指出,王女士是与诈骗犯直接接触的那一方,最有可能识别诈骗迹象,因此她未能有效防止这起诈骗事件的发生。法院最后决定驳回王女士的诉讼请求,认为她应对自己的资金处理失误负责。

尽管换汇公司提出了要求王女士赔偿$375翻译费的请求,但奈胡斯认为,考虑到王女士在此案件中已经遭受了重大损失,并且换汇公司的操作流程也存在一定漏洞,因此拒绝了换汇公司的要求,认为这将进一步加重王女士的损失。

lzf20

 

网友议论  

法院的最终裁决出来了之后,网友们反应不一,争的不可开交。

站王女士的网友表示,这还有没有天理了!去正规换汇公司的门店咨询换汇,员工让自己加了聊天账号,然后在聊天中指导自己换汇。哪个顾客能知道,这员工的聊天账号被黑客盗了啊!就这么寸的么?

但觉得换汇公司没有过错的网友说,还是王女士自己不够警惕,怎么能随随便便就相信了这个换汇公司的员工呢?不管怎么说,也得签正规合同,全部按规章流程走啊!

可站王女士的网友更气了,这个换汇公司也承认了,本来就是通过聊天账号,来告知顾客汇率和指导换汇操作的啊。第一次联系的顾客,怎么知道自己经历的不是全部正规流程?

朋友们,你们觉得呢?

来源:多伦多生活综合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章的目的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以服务于社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已在文章结尾注明出处,如有标注错误或其他问题请发邮件到18cacom@gmail.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