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加拿大地产周刊综合报道:近日RBC发布了一份预测报告,让不少人都感到有些恐慌。这份报告中显示,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加拿大的房价将一路下跌,直到2027年,到那时,房价的降幅将达到30%!
如果真如RBC所预测的那样,那加拿大房价在疫情之后的所有涨幅,将会在5年内几乎全部回吐。那温哥华的之后的走势将如何呢?随着大温地产市场的不断降温,一些地区的房屋供求情况已经悄然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根据地产公司Rennie的一份最新报告,在大温最贵的两个独立屋市场:温西和西温,独立屋已经正式从疫情期间的卖方市场转向了买方市场。
根据大温地产局(REBGV)上周发布的数据,5月房屋的整体售挂比再次出现了下降,跌至29.2%。
根据专业人士的看法,一般售挂比低于12%的时候,就会对房价造成下行压力,房产市场就正式进入买方市场;而高于20%,则说明活跃的市场更倾向于卖家,房价面临上涨。
其中,大温独立屋的售挂比只有18.3%,已经相当接近12%这个房价下跌的分水岭。
大温独立屋总体的售挂比已经这么低了,在部分地区更是直接跌破了12%。根据rennie的报告显示,2022年5月,温西独立屋的售挂比就下降到了11%。
Rennie的报告中还说,5月份温西地区的独立屋销量相比上个月下降了14%,和2021年5月相比,更是低了32%。
房屋价格方面,温西5月的中位价为360万加币,比4月下降4%,比去年同月高出0.6%。
至于西温,售挂比比温西还要低,rennie报告说,5月份西温独立屋的售挂比为10%,妥妥进入了买方市场。
西温独立屋的销量也是大降,相比上月下降了20%,比2021年5月低了28%。
不过西温的独立屋价格倒还算坚挺,5月份的中位价为330万加元,比4月份高3%,比去年5月份增长了6%。
除了西温和温西,rennie的报告指出,2022年5月大温地区和菲沙河谷综合市场的独立屋售挂比为16%。这意味着这些地区的独立屋市场目前整体上相当平衡。
独立屋已经进入了平衡状态,不过rennie认为,目前独立屋市场的情况可能会蔓延到城市屋和公寓。
Rennie指出,如果今年房屋的库存不断扩大,并且房屋销售迟钝,那么市场的惯性将一直持续到夏天,到那时,城市屋和公寓可能会像独立屋一样,逐渐进入平衡状态。
哭了! 加拿大若继续加息 25%屋主要卖房!
随着抵押贷款利率的不断上升的情况下,BC省的房屋销售活动继续放缓。
近日,BC省房地产协会(BCREA)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在2022年5月,BC省的房屋销量与去年同月相比下降了35.1%。
房屋价格方面,BC省上个月的平均价格达到1,000,787加币,相比去年5月的915,392加币,有着9.3%的增长
不过相比4月106.5万加币的价格,5月的价格还是下跌了6%。
与此同时,房屋的挂牌量也在上升。BCREA的报告显示,BC省目前的活跃房源比2021年这个时候要高出了4.4%。
BCREA特意指出,这是“自2019年以来,活跃房源的首次同比增长”。然而,虽说挂牌量上去了,但目前在售房屋还是很少,远称不上是一个平衡的市场。
2022年5月,BC省共售出8,214套房屋,这样的销量比2021年5月的12,664套低了35.1%。
BCREA指出,销量下降的原因是由于贷款利率上升到了2009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BCREA的首席经济学家奥格蒙德森(Brendon Ogmundson)在报告中指出,2022年6月的五年期固定贷款的平均利率已经达到了4.49%。
奥格蒙德森
奥格蒙德森还指出,在今后,加拿大的贷款利率将继续攀升。
眼看着利率一步一步地往上升,不少屋主都开始直呼受不了。根据加拿大宏利银行(Manulife Bank)发布的一份最新债务调查报告显示,如果利率继续上升,那么将有25%的屋主迫不得已卖房。
这项调查于2022年4月进行,调查了2,001名年龄在20至69岁之间、家庭收入超过40,000加币的加拿大人。
其中,只有不到一半的受访者对利率(46%)、通货膨胀(42%)或住房价格(40%)的上升有所准备。有近三分之一的人承认,他们不了解通货膨胀或利率是如何运作的。
更惨的是,还有超过五分之一的加拿大人预计,一旦利率上升,将对他们的整体抵押贷款、债务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负面影响”。接受调查的房主中,有18%已经处于买不起房的阶段。
除此之外,还有五分之四的加拿大人认为他们存在负担能力危机,宏利银行指出,这是一个“重大问题”,如果通货膨胀继续上升,那么情况会变得更糟。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上涨的利率和通货膨胀已经开始对加拿大人的身心健康产生影响。
有近一半负债累累的加拿大人表示,债务正在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还有近 50% 的加拿大人表示,他们难以应付各种意外的开支。
示意图
宏利银行的销售副总裁菲茨杰拉德(Lysa Fitzgerald)说:“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看到住房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此同时,我们看到利率和通货膨胀正在上升。”
种种因素,让人们对加拿大房屋所有权、可负担性和加拿大人心理健康变得更加关注。
来源:加拿大地产周刊综合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章的目的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以服务于社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已在文章结尾注明出处,如有标注错误或其他问题请发邮件到18cacom@gmail.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