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2025联邦预算已于周二递交,此次预算影响面广,包括首次购房者、普通工薪家庭、低收入人群、海外房产持有者、私立/海外就读学生、个人护理护工、残障人士等都能感受到变化。
在种类庞杂的内容中,以下8项内容与个人生活和税收息息相关:

1)买房与房产
首次购房GST减免、空置税(UHT)取消
根据新预算,首次购房者GST减免(建商新房):
对价≤$100万的新建住房:联邦GST 5%全免,最高可退$50,000。
$100万–$150万:按梯度部分减免。
>$150万:无减免。
时间条件:与建商签约期 2025-05-27 至 2031-01-01;需在2031年前开工,并在2036-01-01前竣工并过户。
典型场景:多伦多/郊区期房、自住房或自住型投资首套,预算$100–150万区间受益明显。
取消“闲置/未充分利用住宅税”(UHT):
自2025课税年度起取消UHT,该税针对非居民空置/闲置房的1%联邦税。
但2022、2023、2024年度仍需按规定申报/合规,很多华人屋主此前为免税也要报表,此处仍要补齐/完成既往义务。
影响:对非居民持有房产、结构复杂的家庭资产安排(公司、信托名下)是重大简化;与地方空置税、外国买家禁令并行但不冲突。

2)个税起征档税率下调+防“反向吃亏”的顶补机制
华人群体普遍关注的“中产减税”方面,已在法案C-4中推进。在此次预算中体现为:
•第一档联邦个人所得税税率:2025年降至14.5%(原15%)、2026年及以后降至14%
•配套“Top-Up Tax Credit”顶补机制:从2025年起,联邦个税第一档税率要从15%降到14.5%,2026年起再降到14%。
但是有些税务抵免(比如学费、医疗支出、慈善捐款等)是按照当年税率来计算的,如果税率降了,抵免的金额也会跟着少,个别人可能会出现“省的税反而变少”的尴尬。
为了避免这种“反向吃亏”,政府规定,在2025到2030税年之间,这类不可退税的抵免都仍按旧的15%税率来计算。
影响:多数工薪家庭从2025年起净得利;个别当年有大额抵扣的人群(学费、医疗)也受“顶补”保护。

3)低收入群体
自动报税与预填报
从2027年开始,税局(CRA)为约100万人(2026税年)自动生成报税表(用雇主、金融机构数据预填),纳税人核对确认即可。
至2029年逐步扩至约550万人,重点覆盖低于联邦/省基本个人免税额人群(如安省2025阈值$12,747)。到2028税年,将为最多550万低收入报税者提供预填报表供确认提交。
目的:确保拿到GST/HST退税、儿童福利(CCB)、工薪福利(CWB)等。对年长父母、语言不便的新移民、非申报习惯人群是大利好。

4)教育与学生资助:
收紧就读院校的资助资格
全日制加拿大学生的加拿大学生助学金(CSG)仅限公立或非营利私立院校;营利性私校学生将不再符合CSG资格。
出国就读时,CSG与学生贷款资格仅限公立院校;海外私校不再符合。
对于华人家庭来说,正/拟就读营利性私校的留学生、转学规划需尽快评估资助资格变化;海外读书选择更偏公立以保留助学支持。

5)残障与照护:
残障金申请成本补助、个人支持护工税抵
残障福利一次性补助$150:对申请残障税务抵免(DTC)者,给$150一次性补助(含重新认证者),追溯至2025年6月项目启用;最迟在2026–27财年前发放。
用途:抵消申请DTC过程中的医生/专业表格费用。DTC也与加拿大残障福利(CDB)挂钩(现行$2,400/年上限)。
个人支持护工(PSW)可退税额:
2026–2030纳税年度设立可退税抵免,最高$1,100/年(按合资格收入的5%计)。不适用地区:卑诗省、纽芬兰与拉布拉多、努奈特地区(因已与联邦签订单独加薪协议)。
家有老人/病弱需要护工的家庭,注意省份适用性与雇佣/报税凭证留存。

6)银行账户与费用:
支票“即时可用额”提高、审视ATM/转账费
支票即时可用金额由$100增加到$150;并承诺加快到账,取消线下/线上入账时间差别。将审查银行与金融机构的ATM费、电子转账费(e-transfer),预计明年更新。
这对小商户、自由职业者、房租收付有一定便利;费用审查结果值得后续跟踪。

7)奢侈税调整:
取消游艇与私人飞机的联邦奢侈税
2025-11-04(预算日)起,取消对价值>$250,000的船只和>$100,000的飞机的奢侈税(取“总价10%或超额20%二者较低”规则废止)。
对>$100,000的豪华汽车的现行征税保留。
侧重简化与产业支持;与普通家庭关系不大,但对相关行业就业/服务链有次级影响。
8)青年就业与文体:
暑期岗位增加、文化资金与“欧洲歌赛”探索
Canada Summer Jobs计划增量,目标资助约10万个暑期岗位(较去年7.6万提升)。
追加加拿大音乐基金、加拿大媒体基金投入;并与CBC/Radio-Canada探讨参加“欧洲歌唱大赛(Eurovision)”的可行性。
对在读华人青年找暑期工作/实习是利好;文化投入为行业生态加码。
但此次预算未提及降低RRIF最低强制提取率、临时提高低收入老人GIS等先前平台承诺。此外,预算涉及的“节流”将更多来自联邦公共部门,未来有岗位缩减与提前退休激励。

总结来说,对于华人家庭和企业的影响如下:
1. 准备买首套新房(期房/自住房):尽量锁定≤$100万价位或在$100–150万阶梯内,按时点规划签约/开工/过户以吃满减免。
2. 名下有跨境/非居民房产:2022–2024年UHT申报别漏;2025年起不再适用UHT。
3. 工薪家庭报税:2025起享税率下调;如当年有大额学费/医疗,记得关注顶补机制是否自动适用。
4. 长辈/父母低收入:关注自动报税与预填报,避免漏拿GST/HST、CCB(对子女)、CWB等。
5. 子女就学/留学:规避营利性私校(加拿大境内与海外),以免失去助学金/贷款资格。
6. 家有长期照护需求:若雇用PSW,留意省份适用与2026–2030可退税;保存发票与雇佣记录。
7. 现金流/小生意:支票即时可用额提高与银行费审查有利好,关注银行具体执行与费用新规。
8. 青年就业:关注Canada Summer Jobs渠道,提前准备简历/岗位投递。
来源:超级生活综合
加国地产资讯-18ca.com 温哥华买房_温哥华房价_温哥华房地产_多伦多买房_多伦多房价_多伦多房地产_加拿大买房_加拿大房价_加拿大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