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O警告:加拿大楼市的崩盘周期可能刚刚开始!加央行10月大概率再降息!

MSN报道:BMO最新警告称,加拿大房地产的走势几乎复刻了美国次贷危机前的泡沫轨迹。尤其在安省,房价下跌速度之快,已经超越历史上任何一次调整。若继续维持这一节奏,周期或将持续6年之久。

BMO提醒:楼市调整不是以月计,而是以年计。

b8ljc

rwdhr

黄金进口暴涨:恐慌情绪全面蔓延

加拿大投资者正陷入一场“黄金狂潮”。8月未加工贵金属(主要为黄金)进口额飙升至25.1亿加元,几乎是上月的三倍,仅次于2025年4月的纪录。

如此规模的资金流向,往往意味着市场参与者正在为极端风险事件做准备。

smax1

就业繁荣?数据“美化”了现实

9月,加拿大新增就业6.04万,听上去令人振奋。但未经季调的真实数据,却显示出持续的就业萎缩。专家指出,季调模型在面对贸易冲击时存在“过度修正”,造成虚假的繁荣幻觉

人才错配:1/3新移民“大材小用”

最新数据揭示:**31.3%**的五年内新移民学历过高、工作不匹配,是本地出生者的两倍。

加拿大一边高喊“引进人才”,一边让人才在低薪岗位被浪费——这是劳动力市场效率低下的警讯。

0s4kq

房贷违约率飙升

自2022年第三季度触底以来,加拿大房贷违约率已上涨64%至0.23%。虽然绝对水平仍低,但上升速度惊人。配合强制售房(Power of Sale)激增,金融系统的脆弱性正在加速暴露。

Halifax:新泡沫中心?

Halifax过去三年公寓价格飙升183%,目前几乎未回调。相比之下,多伦多公寓价格已暴跌23%

两个市场的背离正快速扩大:Halifax会成为新的“楼市接盘侠”吗?

加央行:降息势在必行

加拿大央行副行长在之前的讲话中,竟声称“核心通胀不再能反映真实通胀”,并表示“通胀更像是一种感觉”。但尴尬的是,他随后又用“这种感觉”来为降息辩护。

类似的信心崩塌,历史上只发生过两次:1983年与1991年——两次都以楼市崩盘告终。

在经济增长放缓与通胀阴影并存的关键时刻,加拿大央行(BoC)最新公布的内部会议纪要揭示了决策者的真实心态:即便通胀风险尚未消除,高层仍认为“降息势在必行”。

降息理由:就业疲软、通胀降温、关税解除

根据纪要,加拿大央行在9月17日决定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2.5%。推动这一决定的因素包括:

    • 就业市场疲软、失业率升至9年新高(剔除疫情时期);

    • 部分核心通胀数据出现放缓迹象;

    • 总理马克·卡尼(Mark Carney)取消对美国进口商品的反制关税,降低了价格压力。

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降息的“政策窗口”。

fpa4c

内部讨论:通胀风险“没有消失,只是减弱”

纪要指出,尽管8月的通胀报告显示价格压力有所缓解,但官员们仍对未来的通胀路径存在高度不确定性。“由于特朗普政府在贸易政策上突然转向,成员们认为很难准确评估经济中的产能缺口,通胀前景的不确定性高于往常。”

换句话说,央行承认——他们在降息的同时,也在“押注”风险可控。

担忧仍存:关税冲击或再次推高物价

央行成员指出,贸易摩擦与供应链调整可能带来新的成本压力:“这些新成本的规模、时点及对通胀的影响仍然不明。”

也就是说,降息并不代表央行确信通胀已彻底受控。

政策制定者仍在密切观察——此前连续的降息,是否会在未来几个月真正传导至实体经济。

两难抉择:降,还是不降?

纪要显示,部分成员曾主张维持利率在2.75%不变,理由包括:

    • 核心通胀仍处于3%;

    • 消费支出依旧稳健;

    • 之前的宽松政策尚未完全发挥作用。

最终,央行选择了“稳中偏松”的路线,“未来政策将取决于对通胀风险的最新评估。” 

房价暴跌、黄金暴涨、央行信号混乱、就业数据虚高、金融风险累积。这不是孤立事件,而是加拿大经济结构性扭曲的缩影。

分析人士预计,加央行可能继续维持宽松立场,但会释放“谨慎观察”信号。但是,降息是否能解决问题?

下一轮危机的导火索,可能已经被点燃。

来源:大温炬焦综合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章的目的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以服务于社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已在文章结尾注明出处,如有标注错误或其他问题请发邮件到18cacom@gmail.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