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Daily Hive报道,温哥华市长沈观健决定“硬刚”大温都会局(Metro Vancouver Regional District),决定采取强硬立场,宣布其抵制该区域有关的政府事务。
沈观健向媒体表示:“大温地区的治理体系已经崩坏。从今往后,我将不再出席大温的会议,也不会支持这么一个缺乏问责制的体系。”
这一决定正值近期关于市政官员出席此会议时,有关领取额外津贴补助的争议之际。
此外,列治文议员Kash Heed也于本周公开表示,未来他将不再接受会议津贴,两个城市重要的政府官员都采取如此坚决的表态,从而引发了市民广泛的关注。
财政压力不断增加,官员、居民都不满意
首先,出席大温都会局会议的津贴制度由来已久,它属于是额外的资金补助,这与市政官员因履行市政府职责而获得的薪资是完全两码事。
此类津贴制度也适用于TransLink市长议会会议,然而,最近这类额外补助的增长却引发了大家的批评。
此外,许多市政官员都对近年来大幅上涨的家庭费用非常不满,这些费用本是用于支付都会局日益增长的资本和运营成本,但现在的支出涨幅却超过了各市政府原本的收费增长。
其次,这些成本上涨主要与陷入巨额超支的北岸污水处理厂项目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据悉,该项目目前总投资高达$38.6亿。
同时,另一个伊奥娜岛污水处理厂更是预计耗资$99亿,它将成为大温地区目前花费最贵所打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它的花销甚至超过了所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费用!
且值得注意的是,此项目的预算中还包含$35亿的风险准备金,也就是应急基金。
因此,对于津贴的超支争议,再到老百姓家庭费用的上涨,且多个污水处理厂大项目的资金花费失控,一系列的接连摆在台面的现实问题,导致沈观健对大温都会局彻底失望。
沈观健对此表示:“大温地区缺乏良好的治理和资金管控透明度,亟需改革。我赞赏议员Kash Heed拒绝领取会议津贴的原则性立场。大温都会局对纳税人(大温居民)和温哥华市民的预算成本已严重失控,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真正有意义的变革政策。”
大温都会局的失控石锤
沈观健说得一点不假,根据Daily Hive引用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在2025年,大温都会局的整体预算将达到$32亿,其中有$14.64亿将用于运营支出,$17.68亿用于资本项目支出。
回看十年,2025年的运营预算比2015年的$6.57亿翻了两倍还多,回看五年前,2020年的运营预算则为$10.2亿。
而且今年的运营预算,还是大温都会局董事已经在去年年底,指示过工作人员寻找潜在的成本节约措施之后所得出的天价资金。
近年来,大温都会局大幅揽包、扩展职能,比如直接投资建设新的可负担住房,并成立了区域经济投资与招商机构“Invest Vancouver”。
但在这里值得提一嘴的是,温哥华市政府却近期解散了市级经济发展机构“温哥华经济委员会”,部分理由正是认为该机构的职能已被Invest Vancouver取代,大家自行意会下温哥华的声明理由。
此外,据大温都会局的数据显示,2025年,大温居民每户平均需支付$875元,来用于支付都会局所提供的服务,这其中包括:$510元的污水处理、$200元的饮用水供应、$71元的固体垃圾处理、$63元的区域公园建设、$7元的有关空气质量改善项目、$4元的区域规划,以及$20元的其他各种都会局服务。
的确,各市政府与都会局合作,通过批量采购的方式来获取居民的饮用水供应、污水处理及固体垃圾处理等服务。
然而,北岸污水处理厂的成本激增,已导致各区域的公用事业费大幅上涨,其中北岸污水区(包括西温区和北温区)每户年增$590元;温哥华污水区(包括温哥华市、UBC及本拿比和列治文的部分地区)每户年增$150元;LULU岛污水区(列治文大部分地区)每户年增$80元;菲沙污水区(大温都会局其他大部分地区)每户年增$90元。
未来,随着伊奥娜岛污水处理厂的推进,温哥华污水区的居民还将面临进一步的费用上涨!
但不一样的是,沈观健的立场与本拿比市长Mike Hurley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Mike Hurley在本周三视察北岸污水处理厂施工现场时对媒体表示:“我们仍然认为,每户平均$875元的都会局费用物有所值,因为我们每天都在为该地区提供至关重要的服务。”
他还表示:“大温都会局每天都在出色地履行职责,提供关键的服务。”
据悉,Mike Hurley于2024年被任命为都会局董事会的新主席。
在此之前,三角洲市议会以对曾任市长George Harvie失去信任为由,罢免了他在都会局董事会的主席职位。随后,Mike Hurley便经董事会确认接任该职务。
大温都会局权重比例
目前,大温都会局董事会由41名董事组成,这分别代表大温地区的21个市政府、A选区(主要为UBC/UEL地区)和原住民政府(Tsawwassen First Nation),这里几乎所有董事都是各市的市长或市议员。
其中,温哥华市在董事会中占有7个席位,目前由沈观健及其ABC温哥华党(ABC Vancouver)市议员同僚担任,成员包括Lisa Dominato、Rebecca Bligh、Sarah Kirby-Yung、Mike Klassen、Lenny Zhou和Peter Meiszner。
2024年秋季,沈观健的举动就引发大家的关注,他先是撤换了温哥华绿党市议员Adriane Carr和Pete Fry,以及前OneCity议员Christine Boyle在都会局的职务,和包括Carr在董事会的席位,同时又剥夺了他们相应的会议津贴,并由ABC温哥华党的议员取而代之。
毕竟大温都会局的决策是依据加权投票机制,每位董事的投票权重取决于所代表地区的人口数量。
比如,在董事会的145张加权投票中,温哥华市代表拥有34票,占23.4%的影响力,其中沈观健个人持有5票。
然而,随着如同素里等快速增长的城市获得越来越多的人口代表权(目前拥有29票加权投票),温哥华在都会局的影响力近几十年来直线下降。
且值得一提的是,TransLink市长议会也采用类似的加权投票机制进行相关决策。
面对对温哥华相对不利的政策,沈观健如今在大温都会局会议的出席率越来越低,而这种做法延续了前任市长Kennedy Stewart的做法。
来源:温房网综合Daily Hive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章的目的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以服务于社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已在文章结尾注明出处,如有标注错误或其他问题请发邮件到18cacom@gmail.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