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温房网综合报道:近年来,加拿大在诸多领域备受质疑——从经济、房地产到移民与治安,问题频现。以至于不少人已提前断言:“加拿大即将退出发达国家行列”。
可事实真的如此糟糕吗?至少在一些领域,加拿大仍然是全球领先,甚至全球最顶尖,比如大家熟悉的人均自然资源,就是加拿大发展的本钱。

而另一个常被忽略的领域,是国民的整体受教育水平。根据OECD经合组织最新发布的《Education at a Glance 2025》报告:
在25至64岁的加拿大国民中,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高达65%,而拥有高中以上学历的比例更是达到惊人的94%。
这两项数据不仅高居全球第一,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占比更是呈现“断档式领先”——第二名爱尔兰仅为58%,第三名日本为57%。
换言之,在加拿大25至64岁的成年人中,超过三分之二都具有大专、本科或以上学历。

相比而言,美国的大学以上学历国民比例只有51%、法国只有43%、中国则是19%、就连德国才只有34%。排名最低的印度、印尼、南非,分别仅仅是14%、13%和9%。
网友感叹:我以为加拿大人不鸡娃
看到这份数据,有华人网友感叹:“我一直以为加拿大人不‘鸡娃’,不强求孩子必须上大学,没想到大学生比例竟然这么高!”

也有网友调侃道:“加拿大不是蓝领比白领更赚钱吗?很多技术工种根本用不着大学学历,真没想到高学历人口比例会这么突出。”
虽然报告中并未直接解释加拿大高学历比例背后的原因,但民间普遍认为,这与该国高比例的移民人口密切相关——而能够成功移民加拿大的群体,本身往往就具备较高的教育背景。
比如,移民加拿大的华人,相当大一部分是先来加拿大读大学,才能顺利留下工作,获得枫叶卡、获得国籍,那自然而然这部分人就是高学历人士。

社区学院众多,也拉高了总体数据
除了移民因素外,加拿大发达的社区学院体系也是推高国民高等教育比例的重要原因。这里所说的社区学院,即大家所熟知的“College”。
尽管它们与传统意义上的大学(University)有所不同,但许多College毕业生所获得的同样是被官方认可的高等教育学历。

光是在BC省,就有11家公立社区学院,比如温哥华的Langara College、Community College等等被大家熟知,教学质量也是有口皆碑。
其中Langara College被称为进入UBC的“跳板”,可以通过学分顺利转入;多伦多著名的George Brown College在商业、工程技术等方面颇有造诣,就业率高。

至于私立社区学院,则是多到不胜枚举,在BC省有超过500家,全国则是数千家。只要在中学表现相对良好,升入College几乎没有难度,因此学生们、家长们都认为有必要。
加拿大的名校,其实并不少
谈完大学生比例,我们不妨将目光转向加拿大的大学本身。
与美国、英国相比,加拿大的顶尖大学数量或许不算最多,但考虑到其仅有约4000万的人口和有限的大城市数量,其高等教育体系的整体实力与名校密度已相当可观。

在QS 2025年世界大学排名中,多伦多大学(第25位)、麦吉尔大学(第29位)、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第38位)和阿尔伯塔大学(第96位)共同构成加拿大高校的第一梯队。排名第五的滑铁卢大学也表现不俗,位列全球第115位。
作为参照,中国顶尖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在QS排名中分别位列第17和第14位,这意味着多伦多大学已基本与清北处于同一梯队;而复旦大学(第30位)则与麦吉尔大学、UBC的排名相当接近。

尽管UBC在本地常被调侃“排名高得不科学”,但玩笑之外仍需尊重客观事实。大学排名综合考量了全球声誉、研究影响力、国际化程度等多个维度,整体上具有相当的参考价值。
学历这么高,经济发展却一般?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苦笑道:拥有如此多高材生的加拿大,经济水平怎么就发展不上来呢?

其中原因相当复杂,比如创新力问题、经济活力问题、人才流失问题。尤其是最后一个,加拿大人才往往被美国高薪职位吸引走。
就算他们愿意留在加拿大、建设加拿大,但会无奈地发现加拿大主要城市生活成本太高、房价太高,让工资显得不够花。
本国人则面临学历过剩、岗位有限的尴尬,甚至出现硕士、博士生在做行政助理、零售等工作,怀有满腔抱负却郁郁不得志。
还有一点:加拿大的经济核心产业长期是石油、矿业、林业等资源型产业,包括房地产这种对学历要求没那么高的产业,这些产业并不依赖于高科技研发、并不依赖于创新、学历。
因此,尽管加拿大拥有全球最高的国民平均学历,却注定难以同步转化为与之匹配的就业吸引力与发展动能。
来源:温房网综合OECD
加国地产资讯-18ca.com 温哥华买房_温哥华房价_温哥华房地产_多伦多买房_多伦多房价_多伦多房地产_加拿大买房_加拿大房价_加拿大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