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周二晚,温哥华又发生一起因邻里纠纷引发的死亡事件——一名男子不幸身亡。
据温房网综合据CBC报道,8月19日下午4点左右,警方接到报警,称Rupert街与Vanness大道附近一栋公寓楼内发生邻里争执。警方赶到现场时发现一名手持不明武器的男子。
对峙一段时间后,警方开枪将其击中,男子当场倒地。尽管急救人员随即实施抢救,但该男子最终不治身亡。
警方目前尚未透露该男子的身份,也没有公布涉案武器的具体情况。据悉,事件中除死者外无人受伤。
警方称案件仍在调查中,能确定的是这是一场因邻里纠纷所导致的死亡,但目前不会对外透露更多的信息。
大温频出邻里惨剧
其实,近年来大温地区因为邻里矛盾闹出大事的情况挺常见的。
就在上个月,7月23日傍晚,BC省Maple Ridge就发生一起轰动大温的邻里纠纷惨案——一对退休夫妇及其宠物遭邻居枪杀,最终嫌疑人自杀,共三人死亡。
据Global News报道,这起事件源于这对夫妇和一名男子长达数年的邻里矛盾。
据附近的邻居爆料,长期以来该男子对这对夫妇一直发出威胁。“不知道为什么,这家伙多年来一直威胁他们,要杀死她。警方已经就这些威胁去找过他了。但他还会继续做那种事,比如对他们做出粗鲁下流的手势等等。”
矛盾愈演愈烈,直至7月23日18点40分,Ridge Meadows RCMP接到邻居冲突的报警后迅速赶到现场,但当时并没采取逮捕行动。
大约四小时后,市消防局再次通报同一地点有车辆起火及入室盗窃行为,且有人报警说听到枪声。
等警方再次抵达现场时,发现现场已有两辆汽车起火,火势蔓延到了车库,屋内发现一对年龄60多岁的男女及其爱犬身亡。
嫌疑人被怀疑藏身在隔壁房子内,警方随后启动警力包围,并请求大型紧急响应小组协助进入。
经过一段紧张的对峙,直到次日凌晨2点10分,特警队破门进入,才发现嫌疑人已经自杀身亡。
案发当晚,女受害者还曾发短信,称自己收到了死亡威胁。
一名邻居回忆道:“我们知道他们和嫌疑人之间有过停车纠纷,但完全没想到会演变成这样。有人冲进火场时,发现那名女子已经遇害,但救出了一名房客。屋里到处都是子弹壳,当时大家都吓坏了。”
14岁少年仇恨言论遭控
这类邻里矛盾不仅限于大温地区,在加拿大其他地方同样存在。
据PPS通报,2025年8月13日,安省Peterborough的一名14岁男孩这几天一直在对邻居大喊带有种族歧视的言论,警方过去也曾因其类似行为进行过沟通。
随后,警方以”刑事骚扰罪“将他逮捕,并初步认定案件涉及仇恨犯罪成分。
目前,男孩已获释并需履行“青少年承诺”,将于9月22日出庭应讯。
小摩擦,大代价
邻里纠纷多数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往往从一件小事开始。
常见的导火索包括停车位置的争抢、噪音扰民、房屋或土地边界的争议、垃圾乱放、公共走道堆东西、阳台抽烟。还有宠物不拴绳、孩子在公共场所追逐打闹这类“日常小摩擦”。
这些事本来都能坐下来商量,但一旦沟通方式不对,如态度很冲、互相指责、见面摆脸色,逐渐导致长期相处中的小矛盾不断积累。
再加上有的人压力大、情绪管理差,甚至是本身就有心理疾病的。
这些情况一对碰,冲突就会直接爆发。
因此,业主遇到邻里矛盾时,最好别硬碰硬或者吵得不可开交,可以首先尝试自我处理,避免直接冲突。
比如写一封礼貌但正式的书面信件,明确问题(如噪音、停车、篱笆等),并提出解决办法。这样做的好处是 留存记录,一旦矛盾升级,可以作为证据。
其次,可以找社区调解。大温有一些非营利组织可以提供免费或低价的邻里纠纷调解服务(比如North Shore Community Mediation Program、Vancouver Conflict Resolution Service)。由中立第三方帮你和邻居对话,很多小冲突能在这里化解。
如果纠纷涉及的是像噪音、违章建筑、停车、垃圾、非法出租这种,也可以直接联系所在城市的By-law Enforcement Office。
如果最后矛盾还没有解决,一定要立即报警,并通过法律途径,申请民事保护令(Peace Bond)。若涉及财产边界(围栏、土地使用权等),可咨询律师并通过BC Civil Resolution Tribunal (CRT)或法院解决。
来源:温房网综合CBC, Global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