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超级生活综合报道:在加拿大,每年都有大量年长父母希望在生前把房产加上子女的名字,借此规避 1.5% 的遗产认证税(probate tax)。这一做法在法律上虽然可行,但并非没有风险,稍有不慎,轻则引发家庭纠纷,重则财产失控、人情尽失。
最近,一桩发生在安省布兰普顿(Brampton)家庭的房产风波再次敲响警钟:一位年迈母亲出于“爱与信任”将房产登记在儿子名下,不仅没能安享晚年,还反被拒之门外,打起了官司,最终失去了房产所有权。

房产买在儿子名下,母亲却被赶出家门
2023 年 3 月,维罗妮卡·巴尔基森(Veronica Balkisson)在布兰普顿市 Lambeth 街上买下了一套价值 90.5 万加元的房产,并全额现金付款。
当时,她希望把这套房产作为“生前赠与”送给两个子女:斯特凡(Stefan)和海文(Heaven),各人价值 42 万加元,剩余的 6.5 万将由两个孩子在未来偿还母亲。
但由于海文当时尚未成年,房产只能登记在斯特凡一人名下。
两个月后,包括斯特凡、他的妻子安德莉亚(Andrea)、妹妹海文以及所有孩子共一家人搬进了这栋房子。
可没想到家庭关系迅速恶化,矛盾激烈升级:维罗妮卡被禁止进入房屋,也不能探望孙辈。她不仅没有享受到家庭团聚的温馨,反而被彻底排除在外。
“你偷了我辛苦挣来的钱!”
痛心之下,维罗妮卡在同年 5 月重新立了一份遗嘱,明确指出这处房产应属于她的遗产,由子女平分所有。她还亲手把遗嘱交给孩子们,并要求斯特凡配合前往律师事务所,将房产重新过户回她名下。
她写信给儿子说:“你必须从这房子里搬出去。你应该为自己感到羞耻,你偷了我辛苦挣来的钱。”
但斯特凡则表示震惊。他声称自己一直以为房子是母亲赠送给他们的合法财产。甚至在法庭上,他强调:“我和妹妹海文才是这栋房子的合法共同拥有者。”
法庭判决:赠与已成立,母亲无法收回
这场母子之间的官司最终闹上法庭。维罗妮卡在诉讼中主张,她才是该房产真正的权益拥有者,而斯特凡只是名义上的受托人,她出资购买房产,并从未真正打算将其赠与。
但法官丽莎·布朗斯通(Justice Lisa Brownstone)并不认同这一说法。她认为,从资金安排到登记过程都显示出这是一项有效的赠与行为。
法院最终裁定:这栋价值 90.5 万加元的房产,已经合法转为斯特凡与海文所有,维罗妮卡无法撤销。
一场悲剧:省税未果,失房又失亲情
这起案例令人唏嘘。原本是出于善意与信任的家庭安排,最终演变成母子对簿公堂、亲情反目。财产失控、法律费用高昂,更重要的是家庭情感的撕裂,令人痛心。
正如专栏作者 Bob Aaron 所言:“没有人计划家庭破裂,但为了省几千元遗产认证税就贸然把房产登记给孩子,常常会带来无法预料的法律与家庭灾难。”
他提醒道:“虽然将房产登记为与子女‘共有’看似可以省下遗产税,但法律和情感上的隐患远比这 1.5% 的税金更具破坏力。如果没有周详的书面协议与法律顾问指导,轻率地‘赠与’房产可能招致无法挽回的后果。”
来源:超级生活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