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globalnews报道:近期,加拿大是否已经陷入经济衰退成为坊间热议的焦点。从失业率上升、股市下滑到消费者信心低迷,这些都是传统意义上的“衰退信号”。
然而,也有不少看似离奇的非传统指标频频被提及——从冷冻披萨销量到纸尿布疹病例数、甚至女性裙摆的长短和男性内裤的更换频率,这些看似无关的迹象,正被一些人用来判断经济走向。
那么,经济衰退究竟如何定义?这些奇怪的“民间指标”又是否值得我们关注?
什么才是真正的“经济衰退”?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技术性衰退”指的是连续两个季度(六个月)国内生产总值(GDP)出现萎缩,也就是经济总量持续下滑。这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是否进入衰退的最核心标准。
此外,劳动力市场疲软、企业投资减少、消费者与企业信心下滑,都是关键迹象。
近期,加拿大的 GDP 数据显示,2025 年 1 月经济增长了 0.4%,创下近一年最大单月涨幅。但 2 月的数据预计持平,这可能预示着增长放缓的趋势。
TD 经济学家 Marco Ercolao 表示,今年第一季度增长大约为 2%,但接下来“前景动荡”,尤其是美加贸易战等不确定因素,将进一步冲击市场。
在这种环境下,企业招聘意愿减弱,甚至可能冻结招聘。而消费者则更倾向于削减支出,选择更便宜的商品,推动整体经济进一步下滑。
另类“衰退指标”:从口红、内裤到纸尿布疹
许多传统经济指标的发布存在时间滞后,这也为各种“另类”衰退信号提供了空间。一些人开始从身边的小事中寻找经济低迷的蛛丝马迹。比如:
“口红指数”:这一理论由雅诗兰黛高管提出,他们注意到 2000 年代经济下滑时口红销量反而上升。
原因在于,经济不好时,人们倾向于购买价格相对低廉、但能提升形象的小物件,如口红,以此寻求心理安慰。
“男性内裤指数”:这是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提出的理论。男性通常不会随便更换内裤,因此当经济不好时,内裤更新频率降低;经济好转时,则会重新开始购买。
“裙摆长度理论”:这是一种几十年前的说法,认为在经济繁荣期,女性的裙子更短;而当经济低迷时,裙摆则会变长。虽然未有实证支持,但每逢经济低迷,这种说法就会再次流行。
“纸尿布疹指标”:经济学家 Moshe Lander 提出,在经济压力下,一些家长可能会试图延长纸尿布的使用时间,从而导致婴儿患上尿布疹的病例增多。看病次数增加,也可能成为经济压力的一种间接反映。
“冷冻披萨销量”:人们外出就餐减少,转而购买便宜的冷冻食品,可能意味着消费能力下降,是经济低迷的信号之一。
“职业技能培训热”:在 COVID-19 疫情期间,很多人转行或提升技能。历史经验表明,每当经济不稳,人们更愿意主动求变,从而催生新的就业机会,也让部分传统岗位消失。
我们真的陷入衰退了吗?
虽然各种民间指标五花八门,但目前并没有确切数据显示加拿大已经陷入技术性衰退。经济学家提醒大家不要过度解读这些“趣味信号”。
《Milk Bag》财经通讯作者 Sarah Bartnicka 表示:“当前市场确实充满不确定性,人们的焦虑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因为几条社交媒体传言就敲响全面警钟。”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非官方指标虽然不被政府和专业机构用作正式参考,但它们可能会影响公众信心,而这正是中央银行在设定利率政策时必须关注的重要因素。
冷静应对、不盲目恐慌
无论是口红还是尿布疹,这些另类信号虽然不够科学,却揭示了普通人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真实困境。
对加拿大民众来说,与其一味盯着这些“民间预测”,不如密切关注政府发布的 GDP 数据、就业率走势、利率变化等真正有参考价值的经济指标。
毕竟,真正的衰退不是来自一支口红,而是来自家庭收支之间那越来越紧的“口袋缝隙”。
来源:超级生活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