噩梦!华人做检查“差点丢命”!肠子被捅个窟窿住进ICU!腹部白挨4刀!

据加国无忧综合报道:一直以来,华人们针对加拿大医疗问题的吐槽层出不穷。很多人抱怨加拿大看病等待时间太久,等看上医生差不多都快要自愈了。然而,这还不算最糟糕的!

多伦多一名华人的经历才是真的令人后怕不已。这名网友爆料称,自己家人在多伦多做个检查竟把肠子捅个窟窿,幸亏送急诊捡回一条命。

vprkh

很多人都知道,在加拿大对于年龄超过50岁的人来说每隔5年都建议做肠镜检查,这本来是个很容易的检查,但是想不到这样的检查也会出意外。

网友李女士告诉51网,今年4月11日上午,她为母亲预约了做胃镜和肠镜检查。她们按诊所要求提前到达,同时也被告知整个检查过程只需15分钟,检查后等待病人麻药苏醒就能回家。

李女士说:“当天我们提前1个小时左右就到了,后来等了10分钟就进去更衣检查。那时作为家属的我不允许进入,所以我只能在他们的大厅里等待。”

可是,等了一个多小时后还没有消息,李女士决定询问前台。

前台就进去问里边的护士,她们说由于病人刚刚苏醒再加上胃镜、肠镜的检查需要提前一天不能进食+吃排泄药。所以病人十分虚弱,不愿起身。让李女士再多等一会儿。

后来又等了两个小时,李女士期间也有陆续询问,得到的回复都是病人太累了,还在休息,病人不舒服,还不愿意起身。她问了两次我是否可以进去看看,得到的都是否定的答复。

e1ly4

图源:tehn

不过到了最后,医护人员还是让她进去了,“说是病人很不配合,不愿意起身排气,让我进去帮忙。我进去后看到我妈妈十分虚弱的躺在病床上,手按着腹部,用微弱的声音告诉我说腹部很痛。”

护士在一边解释说做胃镜+肠镜是需要在肠胃里面放gas才能撑大看到里面。结束后病人需要起身排气,要不然就像这样感觉很涨很痛。

“我尝试着搀扶我妈妈起身,但依旧无法排气,她反而越来越难受虚弱,最后我们要求叫救护车送院。”

一开始医生还有点不愿意,他表示这边的急诊等待时间很长,去到那里也是让你排气。

但是李女士告诉医生没办法了,疼成这样了只能去看急诊。

随后她通知另一名家属前来帮忙,另一名家属从家里赶来,等了半个多小时诊所才给叫救护车。

“而且还是在我们反复催促下,几个护士说这个需要医生才能叫,医生正在做事。我说我不能自己打电话叫吗?她们仍说医生打比较好。”李女士说道。

z88lk

图源:51记者拍摄

最后,患者被送去急诊,医院急诊了解情况立刻做X光和CT检查,前后不到半小时,诊断结果是肠穿孔,是肠镜检查造成的,需要立刻安排手术。

X光和CT检查只能看到胃里面很多气,不能明确看到孔在哪里。所以手术前医生有解释,也许开一个口子就能找到穿孔位置,也许要一整个腹部开刀。万幸最终腹部开了四个小口子,手术非常成功。

术后病人在ICU住了三天,普通病房住了五天。期间非常煎熬受苦。

“我妈妈出院后,由于腹部有伤口,所以很多时候行动还是很不方便的,我们家属也忙于照顾,所以一直没有想着要做些什么。”李女士表示,直到最近才开始想到要联系医疗事故的律师,还有去询问投诉事宜。

他们在搜索相关资料后更是大吃一惊,发现该医生曾有多次医疗事故和多起投诉,还曾被停牌三个月。

“我们对此非常后悔,后悔去做检查之前没有做任何调研,提醒大家去看医生之前一定多做些功课。”李女士说道。

sk3v7

医院给的复诊单   李女士提供

51网记者打电话到诊所,提供患者姓名后工作人员说查不到相关资料。记者直接联系该医生,医生回复说无法接听电话。记者发短信联系,但截至发稿止未获答复。

对于这件事,广大华人网友也惊呆了,激烈评论起来!

“绝对的医疗事故,但要告医生很难。”一位网友说道。

还有人说:“我们家老人也想做这个,我们不敢下决心。这也算是个手术,衰老的器官能否承受,真是个问题。”

与此同时,网友们也讨论了肠镜几年做一次是否有必要。

一名网友说:“谁说每5年做一次肠镜检查,没有这回事。应是每2年检查便血,发现有血才会安排肠镜。做肠镜是有机会穿了洞,但机会率很低!”

另一个人说:“正常情况下10年一次就够了,但是如果家族有肠胃癌症史或上一次检查发现息肉或更严重问题医生就会建议缩短检查周期,这有助于发现早期直肠癌等病症及发现并切除极有可能发展为癌症的息肉,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挽救生命,减少医疗成本。”

还有人说:“我爸是腹外科医生,我家族有肠道息肉多发遗传,所以我五十后要至少五年内做一次肠镜。因为肠癌一般当腺癌,从息肉到癌要五年以上。

我做肠镜的经验是坚决不要用麻醉,并不痛,在镜子通过捌弯处,你会有感觉,轻微呻吟会提醒医生放慢,采取特殊体位和动作,帮助通过弯处,你全程你一定要看着监控。”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来源:加国无忧综合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章的目的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以服务于社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已在文章结尾注明出处,如有标注错误或其他问题请发邮件到18cacom@gmail.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