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加西周末综合报道:如果从去年12月到现在,你或你的亲人还没有感染过新冠,恭喜你,你可能是“天选之人”。在被新冠压抑了2年多之后,我们早已躺平了,该吃吃该喝喝该逛逛,直到……突然“阳”了。
这不是偶发现象,事实上,根据加拿大新冠免疫工作组CITF7月6日发布的最新报告,从去年12月到今年5月,加拿大几乎一半人口(超过1700万人)感染了Omicron。平均每一天,有10万人感染……
加拿大多省卫生机构早就“放弃”了核酸检测,真实疫情如同海中冰山,你永远猜不到底下的部分有多么庞大。
这份报告的结果则是基于人群血清阳性率——即血液中具有新冠抗体人的比例。
结果显示,在Omicron之前,全加拿大只有7%的人有抗体,但 2021 年 12 月到2022 年 5 月期间,这一比例增加了 45%。
CITF执行董事Tim Evan表示,平均每天有约100,000人感染。
“Omicron是一场海啸。”他说,加拿大人被感染的比例“远高于”50%。
值得留意的是,Omicron的攻击不分性别年龄和地域,加拿大各省确诊率都在攀升。
根据加拿大血液服务机构的数据,在 17 至24 岁的年轻人中发现的感染水平最高。报告显示,截至 5 月底,该年龄段中 有65%的人 有抗体。
其次是25 至 39 岁的人群,血清抗体率有57%;60岁以上的人中有31%。
CITF 联合主席 David Naylor 博士说:“数百万加拿大人现在具有‘混合免疫力’,即疫苗和感染的组合。
“不幸的是,新出现的证据表明,这些人中的大多数仍然面临再次感染Omicron 谱系病毒的风险。”
Memorial 大学免疫学教授Michael Grant带领的团队作出的研究也发现,早前,感染病毒后再接种疫苗的人,他们抗体水平会变得很高;如果感染的是早前的毒株,比如原始毒株或Delta变种,感染越严重,免疫反应就越强。这意味这病情比较重的人在康复后,可以获得更好的病毒保护。
但所有的这些优势,都被Omicron和亚变种无情粉碎了。
“如果有人在今年年初感染了新冠,或接种了疫苗,现在对新变种的保护作用——几乎为零。” Temerty医学院教授Stagljar表示。
感染不能防,疫苗不能防,甚至疫苗+感染产生的混合免疫,在Omicron面前,一样如同一具一戳就破的盾。
而“大魔王”Omicron,还在不断繁衍子孙后代,最新的“第二代”BA.2.75就是明证——短短几周里传至包括加拿大在内的8个国家。
今天,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过去两周,全球新冠阳性病历增加了30%。
世卫组织官员迈克·瑞安博士表示,他认为世界各地正在出现“更强烈的疾病浪潮”,但由于“数据崩溃”而没有被捕捉到。
这样的情况,多少是令人悲观的,而加拿大这样高的感染率,足以用惨烈来形容。
但确诊新冠甚至后遗症,还只是这场旷世大流行中的一部分阴影。
不知道最近的你有没有去过急诊室?是否排队等候4小时起?各大医院停车场里密密麻麻的车和候诊大楼里密密麻麻的人,进一步放大了加拿大原本的“看病难”问题。
卫生官警告:秋季还有一波疫情要来!而急诊室医生则警告:急诊室延误将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不只是延误,甚至,就在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周末,加拿大一些医院甚至因为人手短缺而关闭了急诊室。
发烧了,大出血了,食物中毒了……各种命悬一线的紧急突发状况下,竟没有急诊室开放?
这一次,新冠病毒没有夺人性命,但生命在脆弱的医疗系统面前,同样如同草芥。
这不只是一个“过去时”,温哥华岛卫生局公布,Port Alberni的一间急诊室,将在8月和9月的大部分时间关闭。
该急诊室为18000多人服务,一旦关闭,人们需要驾车1个小时以上,去往Nanaimo或Tofino看诊。
小病倒也无妨,但如果是分分钟都是命的危急情况,多少人能熬得过1小时?
8月暑假也正是温哥华人上岛旅游的旺季,大家还是做好一定心理准备吧,至少行李箱里,切记带上常用药。
最后,华裔医生、多伦多大学公共卫生教授Jeff Kwong提醒公众:即使病毒继续变异,一些基础的公共卫生建议依然有用。
“通风、口罩和疫苗在不同程度上仍然有效。”希望所有人都平安愉快地度过这个难得喘息的夏天。
糟了! 全球感染猴痘超6000 BC省病例翻近3倍!
据温哥华热点综合报道:BA.5毒株掀起的第7波疫情才刚要开始,加拿大猴痘疫情还在悄然持续,短短一周,BC感染病例已经翻了近3倍!
全球累计确诊超6000,无症状患者开始出现,WHO准备召开第二次紧急会议了!
这一连串的消息,让所有人都有些措手不及:这病毒是说好了一起进攻地球嘛?!
本周三(6日)一大早,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最新数据,现在猴痘病毒已经在全球58个国家传播,累计确诊人数超过6000人,这还不包括正在等待实验室结果的疑似病例!
总干事谭德赛表示,“我对病毒持续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速度和规模感到担忧,”现在很多国家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检测量严重不足。
这也就意味着,可能还有更多病例没有报告上来!
经过讨论,WHO决定在7月18日,也就是下下周一召开第二次紧急会议,就是否宣布这一波猴痘疫情为“全球卫生紧急情况”,这也是WHO的最高警戒级别。
上一次WHO未将猴痘疫情列入这个情况,是因为他们认为病毒暂时还不对全球人口构成威胁,但是随着病毒不断变异,传播途径和人群范围都有所变化,全球感染人数正在不断上升,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
根据加拿大公共卫生署7月4日的最新数据,本国累计猴痘感染病例目前超过300人,达到了358例!
全国范围内,魁北克省的病例最多,达到211例;安省报告了77例;阿尔伯塔省报告8例,BC疾控中心也更新了数据,从上周的4例感染,一下子增到13例,直接翻了近3倍!
根据加拿大政府提供的最新指南,所有感染猴痘高风险的加拿大人,都应该前往医院接种疫苗。
国家免疫咨询委员会 (NACI) 表示,除了感染者,任何密接者,甚至密接的是疑似病例的高风险人群,或曾到访过病毒传播环境的人,都应接种疫苗。
由于儿童、孕妇、免疫力功能低下人群暴露在病毒环境下感染的风险较高,政府也计划扩大疫苗接种范围,为他们也提供疫苗,目前还在讨论中。
联邦首席卫生官谭咏诗(Theresa Tam)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在最理想的情况下,密接者需要在接触感染者或疑似病例4天之内接种疫苗,并在优先情况下补第2针。
这样就算了,就在本周二,比利时卫生部发表了一份最新研究报告——猴痘已经出现无症状感染者了!而目前各国对有症状者的隔离措施都不到位,根本不足以控制病毒扩散!
他们在当地一家性健康诊所发现了多名猴痘确诊患者的病毒检测呈现阳性,但是他们本身并没有出现症状、也没有已知接触史!
更令人细思极恐的是,一名患者本身没有旅行史、也没有与确诊或疑似病例接触过,甚至在当局报告首例官方病例之前,就已经呈阳性了!
据了解,今年5月份检测到的淋病或衣原体样本中,发现约1.3%的样本随后也检测出正痘病毒呈阳性,这也是导致猴痘的病毒。
“无症状猴痘感染的存在,表明了病毒可能在没有症状的情况下,就传播给密切接触者。研究结果显示,对有症状个体的识别和隔离可能不足以遏制疫情!”
海外猴痘疫情四起,7月1日,中国国家卫健委发布了《猴痘防控技术指南(2022年版)》,宣布所有入境人员在隔离期间内,除了例行的新冠检测,还要进行猴痘检测排查!
最新指南指出,疾病控制旨在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调查、早处置。医疗卫生机构日常接诊发热伴出疹病人时,应注意询问病例流行病学史,同时进行病原学筛查。
出入境人员和涉疫地区人员需关注所在国的猴痘疫情信息;疫区归国人员需注意自我健康监测,出现皮疹等症状,应主动就医,并告知接诊医生疫区旅行史。
若在国外有过接触史和暴露史,尚未出现症状,可主动联系当地疾控中心进行咨询和报备。
除了重灾区欧洲2周内的感染病例翻了3倍,北美现在情况也不乐观,美国赶超加拿大,现在感染人数超过600宗,20%都集中在纽约,每周翻一番,BC的病例也在1周之内翻倍,全部集中在温哥华沿岸卫生局辖区。
不论2周之后WHO会不会宣布猴痘疫情为“全球卫生紧急情况”,大家外出多注意卫生,尽量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回家注意消毒吸收。虽说秋冬才是各种疾病高发期,但是现在病毒似乎已经不太挑季节了,大家健康放第一。
来源:加西周末、温哥华热点综合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章的目的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以服务于社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已在文章结尾注明出处,如有标注错误或其他问题请发邮件到18cacom@gmail.com,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