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加拿大地产周刊综合报道:面对着加拿大的高房价,许多初入社会的年轻人都只能看着房价蹭蹭地往上涨,不知道自己要到什么时候才能买得起房子。不过,这其中有的年轻人没有成天抱怨房价贵,反而埋头攒钱,结果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就买下了好几套房!
多伦多有一位名叫谢里夫(Mustafa Sheriff)的26岁年轻人就靠着自己的努力,在大多伦多地区坐拥4套房产,在乡村地区还有2套度假屋。
他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告诉大家,只要你肯努力,即使是平均水平的薪水,依旧能够顺利买房,甚至比想象中的还要快。
谢里夫的家人从巴基斯坦移民来到加拿大,谢里夫从小就很有理财意识,在15岁时开始转卖二手手机,之后在进入怀雅逊大学攻读商科时,一边上学一边工作,当时他的年薪为4.8万加币。
上学期间的工作,让他能够成功买下人生的第一套房。谢里夫表示,他当时存下了20%的首付,买下了一套位于列治文山的公寓,价值50.5万加币。
示意图
对于这人生第一套房,谢里夫承认,一开始的几年确实是非常艰难,但当时他眼里只有买房这么一个终极目标。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谢里夫一直和他的家人们住在一起,他表示这么做“会对你有所帮助”。
当谢里夫顺利买下第一套房后,他就开始琢磨着买更多的房子。
在买下首套房一年后,谢里夫就通过refinance,和妻子一起在万锦市买了一套公寓,还在士嘉堡买了一套城市屋,每套房的首付为$8万加币,买下后就用于出租。
夫妻俩在去年时成立了一间度假屋出租公司,两人在Lake Nippising附近买了2套度假屋,全部用于出租。
就在最近,趁着加拿大超低的利率,两人终于达成了他们的梦想:在列治文山拥有一套独立屋。
示意图
如今,谢里夫的年薪再加上定期的租金,每年的收入在$30万加币左右,妥妥的人生赢家了。
短短几年里买下这么多房子,谢里夫觉得,如果他能做到,那其他人一样可以做到。
虽说加拿大的房子贵上天,但实际上,许多年轻人和谢里夫一样,一直都有着买房的打算。
根据一项最新的调查显示,大温有超过三分一“Z世代”年轻人自信地表示,他们能在5年内买下首套房屋。
苏富比国际地产公司(Sotheby’s International Real Estate)和马斯特尔集团(Mustel Group)在本周发布了这份报告。
报告显示,37%的加拿大Z世代成年人(包括18至28岁的人,居住在城市地区),预计他们能够在不到五年的时间内购买他们的第一个家。
即使在大温地区这种房价高昂的城市,这一比例也高达36%。有43%的受访者都信心十足地预计,他们会在5到10年内买房。
从调查结果中不难看出,加拿大的年轻人对住房市场有着高度的自信,希望大家真的能像报告中的那样,早日买下属于自己的房子吧!
加拿大房市惊现逆转
今年虽然才过了两个多月,但加拿大地产市场的房屋库存情况正在迅速发生变化。之前销声匿迹的卖家们,似乎一窝蜂地全出动了。加拿大皇家银行的分析显示,几个主要市场的库存在2月份有所改善,市场正在接近“平衡”。随着利率的上升,房屋销售预计将正常化,进一步改善供应。
这样的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2月全国各地的销售数据就印证了这一说法。
在温哥华,2月份新上市房屋的年增长率为8.4%,而房屋销售下降了8.1%。在多伦多,新挂牌房源下降了6.6%,但房屋销售下降更多,狂跌了16.8%。
房屋销售与新挂牌房源
这样的数据意味着买家退出的速度是卖家的两倍。在蒙特利尔和菲沙河谷也可以看到类似的趋势。
虽说全国的数据要等几天后才会公布,不过目前最大的市场上已经有了更多的库存。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大家都已经知道3月2日央行肯定会加息,因此大量的卖家在2月进入市场,推动了全国各地的新房源。
对此,加拿大皇家银行的经济学家霍格(Robert Hogue)表示:“短短一个月并不能形成一个趋势,但如果要说2月份反映了什么迹象的话,那可能有更多的卖家终于进入了加拿大的住房市场。”
这一点在卡尔加里最为明显,那里的新房源相比前一个月激增了69%,这为销量创下2月份记录奠定了基础。
不过,房价还远没有达到便宜的程度。卡尔加里的综合MLS房屋价格指数在1月和2月之间攀升了5.9%,即27000加币,价格比前一年增长了16.1%。
多伦多作为目前全国房价最高的市场,其MLS房价指数较1月份上涨了6.4%,一个月内上涨了8万加币。自2021年2月以来,多伦多的房价上涨了$35.4万元(35.9%)。
温哥华房价较1月份上涨4.6%,较去年同期上涨了20.8%,约$22.6万元。但霍格说,据估计,从1月份开始,二手房销售下降了6%,新上市房屋增加了12%,这可能是向更平衡的市场迈出了第一步。
霍格进一步指出,如果利率上升,库存可以达到更健康的水平。但由于这还只是2月份,利率上升的影响还没有渗透进市场。
目前的市场仍然非常紧张,库存有限依旧是一个明显的问题。当然,与几个月前相比,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
来源:加拿大地产周刊、温房网综合
免责声明:转载此文章的目的旨在传播更多信息以服务于社会,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我们已在文章结尾注明出处,如有标注错误或其他问题请发邮件到18cacom@gmail.com,谢谢!